浅析汉语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
汉语的词语无比丰富,绚丽多彩,汉语词语中有很多的词,除了表示概念或表示语义关系的意义之外,还带有表达色彩。这种表达色彩是组成汉语语义的成分。汉民族从注重整体的具象感知,注重综合思维的认知模式的理念出发,常常通过对客观事物、特征的感性认知与联想而形成词语围绕着“理性义”的一系列附属的色彩义,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细致而形象。汉语词语的表达色彩包括:感情色彩、风格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本文试就词语的形象色彩问题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词语的形象色彩概念
词语的形象色彩,是指词除了它所代表的对象及其属性这种理性意义之外,还同时含有的该对象的某种形象感。所谓该对象的某种形象感,是指词所代表的对象的种种形象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感性反映,它是依附于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感性上的印象。形容词、名词、动词、象声词、叹词等实词大多都有较浓厚的形象色彩。如:黑—不仅具有“颜色的一种”这样的理性意义,而且还给人们一种“煤炭色、晦暗阴冷”的形象感。如说“黑古隆冬”,则其形象色彩更明显。牛—除了具有“反刍与家畜”这种理性意义外,还具备一种具体的形象感:体强大,四条腿,趾端有蹄,头上有一对角,浑身有毛,尾端毛尤长等。如说到“黑牛”,则其形象色彩更显豁。飞—不仅具有“鸟虫类在空中拍翅行动,或物体在空中飘荡或行动”这种理性意义,还能给人们一种感性印象。如说到“彩蝶飞飞”、“孔雀东南飞”、“飞机起飞”、“飞絮”时仿佛能看到这些不同的物类“飞”时显现出的不同的具体情状。哗哗—不仅具有“物体振动的声音”这样的理性概念,而且还仿佛使人们听到一种具体的声音,如水流的声,翻书声等。哟、啊—不仅具有“感叹声”这种理性意义,而且还可仿佛使人们听到感叹时的具体声音和情状,如“哟,真漂亮!”“啊,多好的收成!”
二、汉语词语形象色彩的类型
具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多数是由构造词语中的形象成分产生的,例如:垂柳、白
鹭、蝙蝠衫、鸡冠花等。在现代汉语中,词语的形象色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浅析汉语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