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谢灵运所在的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风转变的重要时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和毕美,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真实的性情。而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庾阐、殷仲文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
谢灵运出身士族高门,才学出众。他的祖父谢玄为当时宰相,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因而祖父死后谢灵运世袭为康乐公。谢灵运本来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但却生在一个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皇帝刘裕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使谢灵运在政治上很不得意,这自然让他心怀愤恨。故自出任永嘉太守之后,无论是在任还是隐居,他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一方面以此举对抗当政,发泄不满,同时也在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可以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其仕途迍邅的产物。他经常带领童仆、门生四处探奇寻胜。《宋书》本传说他:“寻山涉岭,必选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游历的经过,便用诗来记述,“没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正由于谢灵运凭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言风格、新颖的内容,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
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对山水景物的声、色、光都有生动的描写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