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风险控制制度
有效缓解 X 公司风险控制的办法就是建立风险控制制度。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增加企业内外部的风险控制,及时将潜在的风险化解,防止企业因为未评估到的风险造损失,进一步加强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从 X 公司目前的风险管理情况来看,还尚未建立风险管理部门,这对于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应该在现有架构的基础上,建立X 公司的风险管理部,要挑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和工作,同时还可以让其他部门的员工进行兼职,保证企业的各个方面有效安全的运行。
从 X 公司的现状来看,主要采取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如表 4.2 所示。
表 4.2 X 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主要方法 具体说明
调研法 对 X 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调研,对所有风险全面掌握
合同执行跟踪法
对业务部门签订的合同进行跟,审计部、财务部、风险管理部要进
行合同审计,形成合同执行跟踪报告
报表分析法
运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软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包括趋势分
析、因素分析和其他分析方法等
业务流程分析法
财务活动具有一定的流程和程序,财务可以根据业务流程建立控制
制度,对所有环节进行监督
案例分析法
以同行业的典型案例进行说明,或以企业内部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
分析,防微杜渐
综合意见法
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征求不同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
成结合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2.风险控制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风险控制的关键。因此,对 X 公司来说,如何完善企业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现有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方法,以预算管理体系为基础,同时参与其他同行业财务控制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实用性强的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等,得用模糊评价或层次分析方法对最终风险进行评价。从而据此对不同指标控制效果进行检验,对不同风险进行评估。例如偿债能力、盈利指标和现金流量等。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盈利指标包括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毛利率三个指标来分析;现金流量表上主要分析销售现金比率和销售流动负债指标。
(五)建立内部监督系统
1.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
有效的内部审计是我国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也成为所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X 公司一直存在着重利益、轻管理,特别是轻财务管理的问题,从而导致资金利用和控制力不强,这已经在管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为了企业中长期可持续的稳定发展,X 公司必然需要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这其中就包括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审计能够有
效监督企业的平稳运行,保证财务工作的安全。
审计部门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需要专业的财务知识。同时,还要对最新的财务管理准则和规范进行及时掌握和了解,需要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年轻队伍,审计人员还需要与不同的业务部门相联系,对这个岗位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审计的工作能够有效督促各个部门人员的高效工作,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发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作用,让企业生产运营规范合理,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控制。
2.审计部门的监督控制
内审部门应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审计部内部专项审计工作的程序和质量标准,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内部审计的目标是维护企业的利益,让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符合财务管理章程,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有效的使用。内部审计一般遵循独立性、权威性和经济适用性的原则独立性是做到审计人员的客观和公正,与其他被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权威是审计结果的体现,使审计工作具有震慑的作用,实现企业审计的目标。经济适用性是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以提升效率为目标,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内部审计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对不同岗位人员职责进行审计、对文件的审计、对管理者监督的督促和财务风险部的内部监督。不同部门人员的职责需要通过审计部门监督,看是否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按规律制度执行,不按财务管理规定操作,不按公司程序进行审批等,审计部门具有稽核权力,让不同部门的人员积极履行职责,形成定期管理和审查制度。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制度的相应政策文件能够有效执行。审计部门同样可以对相应制度和文件进行审计,对文件修改与业务执行是否一致,各部门是否有效贯彻执行等。审计部门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内部监督。重点监督相关部门是否按本制度的规定对相关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五、结论
研究以 X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为原则,通过对 X 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在业务环节上提出切实可行会计控制措施,实现对相关风险的有效管理,对提高 X 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起到积极作用。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在多个方面提出了 X 公司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 X 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环境,提出 X 公司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财务状况、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等几类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发掘,研究发现制约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行业环境的局限、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理念落后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最后,针对前文列示的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弊端和不足有的放矢,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和措施,建立了一套符合 X 公司自身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包括控制环境系统,预算控制系统,控制活动系统,风险控制系统,监督控制系统,这五大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必将使企业高速、高效运行,焕发勃勃生机。本范文从实际出发,给出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框架与措施,对提高X 公司的会计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论可以为其他同类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曼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04)
2.郑洪涛,企业内部控制暨全面风险管理设计操作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李赟云,DDMY 公司的内部控制案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韩燕芳,X 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5.孙琦,CPDL 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4
6.张帆,高管权力、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张歆雅,关于小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6(21):232
8.李路阳,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探讨,《财会学习》,2017(2):112-113
9.陈俊,王曙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基于对 COSO 和 COCO 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性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5)
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以X公司为例(七)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