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安全管理。虽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进度,成本是项目主体控制的重点,但是安全问题是每个建筑工程都不能够忽视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企业需要人员、设备以及工程主体的安全,并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这里可以用安全事故伤亡率,即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参与的人员数量中,每千名工人中重伤以及死亡的人数来衡量安全问题。因为一旦安全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产生的成本将是十分巨大的。
(二)社会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个一次性的项目,它不仅有很多内在因素影响,还存在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常常直接产生了施工阶段的成本。其中社会因素就是外部因素的重要体现。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一些行为会产生施工阶段成本。如一些重要的新政策、法律、法规等的颁发都可能会造成成本。这些是不可避免的损失,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之外。还有一些体制和法规的不合理,会导致项目在进行当中很难使项目按照预先的投资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且这些因素产生的成本很难规避,很难有控制措施。比如,征税以及社会摊派和各种征费,往往可能使建筑工程项目出现了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势必会出现影响,这时成本就产生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若遇到银行利率和国家税率提高,都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产生,从而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施工。还有一些国际性的项目,汇率的变化,货币贬值都会造成成本的产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原材料的成本是其项目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通货膨胀率提高,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必然产生项目的成本。
六、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
要想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必须要先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对成本控制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其成本控制和管理意识。首先,建筑企业要明确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其管理人员要强化对这一方面的宣传,向管理层以及基层工作人员渗透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同时,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状况,让每一位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都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对成本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其次,对于建筑企业管理层人员来说,其应当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在其中渗透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相关理念,让每一位员工从真正意义上明白和理解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内涵与意义,进而推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二)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职权责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秉持民主管理标准,强化成本内部管理。项目经理部门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机构,应该全面担任成本管理工作,施工人员作为工程项目的执行者,更要注重成本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企业上下,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格局,赋予相应权限,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其次,完善成本管理体系。要想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就要结合成本管理需求,强化成本管理体系,在成本管理体系的引导下,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搭建项目实施过程的动态成本管控体系,建立成本管控预警机制。通过施工图预算、投标预算、施工预算,及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对比、投标预算与施工预算对比的方式 找到成本管控的重点项目,通过动态成本数据分析,监控项目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执行情况,推动项目目标成本的编制及执行,参与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项目管理、招标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行政人事管理等的各项工作。在成本管理体系的作用下,引导各个职工落实到本职工作,并根据职工工作情况,给其提供相应的激励和处罚,以此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防止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快速找出相关责任人,出现职责相互推卸的状况。企业作为项目的决策者及受益者,企业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颁布一系列管理对策,从细节入手,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得到顺利落实,加强成本监管体系构建,对成本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减少成本管理问题出现,保证企业运营安全。
(三)注重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研究(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