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控制程序,指管理层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以保证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
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控制环境不再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而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不再分割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而是以三个要素全面涵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所有内容。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的成熟阶段。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控制学和管理学的发展,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著名的“COSO报告”。并在1994年对外发布报告的修改篇。
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从此,内部控制有了更全面的定义:“由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及效率性;相关法律和法规的遵循性等等”。该准则明确了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现代构成
至今最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之一就是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是目前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理论,与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相比,扩大了内部控制的涵盖范围,引入了新的内部控制要素,更突出了控制环境的地位,更强调对企业进行动态控制。以下五要素构成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主要内容。
1、控制环境:构成一个企业的氛围,确定企业的总体态度,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员工的诚实和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组织机构、权责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执行。其中人的因素是诸多环境因素中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风险评估:指管理层识别、分析影响企业经营、财务报告、目标实现的内部或外部风险,确定风险因素以及重要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包括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新技术应用及企业改组等等的评估。
3、控制活动: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贯彻执行、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具体内容包括职务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业绩评价等等。
4、信息与沟通:企业必须获取、识别、确认、交流外部和内部信息,保持信息的畅通,形成有利的沟通环境,使员工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具体内容包括确认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采用适当的货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告中适当揭示。
5、监督:指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行评估的持续性过程。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改进以及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内部监查。具体内容包括日常的管理监督活动,以及内部审计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进行信息交流的监控。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在规划控制活动时,必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而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必须借助企业内外信息的有效沟通;实施强有力的监督能保障内部控制的实施质量。以上构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五个基本要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三)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认识
目前,我国对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是局限于制订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例如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纪律要求,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不相容会计岗位的分离和报账规定,这些观念都是狭隘和错误的。
导致人们认识存在局限性的主要原因如下:
1、国内对于内部控制在概念上长期不统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不过长期以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研究都是基于1996年或者更早以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一系列审计准则公告进行的,国内尚未提出统一性、权威性高的内部控制概念。
2、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体系。
二、内部控制理论在石油企业运用中的探索和研究
(一) 中国石油西南分公司的内控现状
中国石油西南分公司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具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西南分公司过去一直延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1963年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33号》中的内部控制理论,分别从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具有现代企业治理特征的内部控制制度。2001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诸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四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文件,分公司将建设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放在核心位置。
西南分公司重视财务管理。根据石油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分别从资金预算、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工程项目、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等主要方面重点控制。分公司开展了制度化建设工作,从规范制度着手,针对管理上的漏洞和盲点,及时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或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对一些不合适宜的制度进行清理或修订。按照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思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分公司建立了质量、健康、安全、环保(QHSE)管理体系,在生产、销售、安全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有效规范了各项管理。此外,分公司还在法律、审计和效能监察工作方面进一步拓宽领域,搞好服务和监督,在控制和防范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尽管西南分公司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分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着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公司目标的实现。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变化的客观环境不相适应。 中国石油西南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探讨(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