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因素
(1)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完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筹措资金的渠道,同时也影响到不同债务重组方式的实施效果。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状况还不很成熟,尚不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需要,为了给重组企业提供更多可选的资金来源渠道,就必须加强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完善。
(2)政策法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债务重组是一项涉及到财政、经济、税收、金融、工商、证券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要有相关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作为保障。国家要加大出台政策和立法的力度,以使债务重组市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3)国际惯例
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体系。中国加入WTO将对我国的会计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我国企业也将直接融入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去,就不得不依照国际惯例来处理相应的经济业务或事项。
2.微观因素
(1)财务状况
原债务企业就获得一笔债务重组收益。不管是损失还是收益的增加,都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在企业财务状况好转时,通过上市或转让形式摆脱债务人赖账的困扰,提高资产质量。债务人同时也会享受到财务状况趋好的利益效应。可以肯定,使一个企业财务状况趋于恶劣的债务重组方式,是不受欢迎的。
(2)资本结构
企业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往往会导致亏损、资不抵债甚至破产。通过债务重组这一工具,适当减轻债务负担,减少利息支出,必要时可以适当增加资本,使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发生相应的变化,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为企业摆脱现实困境提供机遇,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进而摆脱破产倒闭的威胁。
(3)重组风险
一般说来,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它具有客观性。企业的任何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债务重组涉及到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将通过何种方式得以了结,根据风险理论,债权方提前收到现金比延后收到现金的风险要小,而债务方提前支付现金会增加债务企业当前的偿付风险,延期支付又会增加企业将来的财务风险。
(4)税收筹划
又称节税,指在符合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使企业本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活动。债务重组时,企业会充分利用税法中提供的一切优惠,在诸多可选择的方式中择其最优,以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三.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债务重组分为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和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是指债务重组双方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会继续经营下去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往来双方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具体财务管理措施。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财务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对债务人财务的影响
债务人以低于债务帐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支付现金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以非现金资产帐面价值为标准。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某项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份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同样,以修改其它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也只影响到企业的资本公积科目,而不会为企业带来债务重组收益。
1、可使债务人的负债减少,从而降低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但资产负责率的降低,并不是正常偿债人的部分经济负担,并不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的增强,因为,债务重组并没有增加债务人的资产总量,也没有增加资产的变现能力。
2、可使债务人收益增加,但并不代表着盈利能力的增强。债务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会获得以下两种收益: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处理收益。《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
(1)以低于债务帐面价值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相当于债权人给予了债务人一项捐赠,因此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不作为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对于债权人而言,是以低于债权帐面价值的现金收到债权,即债权人放弃了部分债权。 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