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诉反倾销调查时,现有的财务会计系统不能提供符合应诉反倾销所需要的产品成本资料,也不知道如何进行会计举证,怎样准备抗辩会计资料,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建立了科学的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在反倾销诉讼中所拥有的会计优势是我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反倾销会计,能提供权威的诉讼支持。
(二)我国现有的会计系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1、执行的会计制度不符合国际会计标准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在执行1993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两则两制”,尽管在当时确立了六大会计要素,树立了资本的概念,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向着“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实现了会计核算模式的转换,但是,由于“两则两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会计要素的计量标准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与国际会计标准有较大差距。
2、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企业内部控制弱化,造成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许多企业不能够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在会计制度的执行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厂长(经理)成本,厂长(经理)利润”盛行,许多企业还存在“两本账”、“多本账”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我国反倾销应诉中,由于会计资料不真实,导致应诉困难和应诉挫败的情况屡屡发生。
3、操纵成本费用的情况较严重,生产成本扭曲
应当说生产成本是WTO协定附件“反倾销协议”中的重要标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操纵成本费用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一是将费用作为资产挂账,导致当期费用低估,资产价值高估;二是将资产列作费用,导致当期费用高估,资产价值低估;三是随意变更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企业操纵成本费用,必然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数据不准确,进而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使我国的一些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4、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不健全
会计资料是反倾销诉讼案件中很重要的证据材料。我国许多企业在反倾销诉讼案件中之所以败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提供应当提供的会计资料。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会计档案保管制度,既没有会计档案的管理机构,又不指派专人管理,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会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在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时,会影响到企业的举证工作。
四、建立反倾销会计,为反倾销的应诉、规避和调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法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就反倾销中的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会计举证,会计鉴定活动,反倾销会计是确保自由贸易条件下的一个公平竞争的会计保护机制(注4)。
(一)反倾销会计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提供会计支持
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在中国加入WTO的15年内,WTO其他成员有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欧等国家根据其国内反倾销法,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而在反倾销计算中国企业产品的正常价值时,调查机构拒绝使用中国企业本身的内销价格或成本,而采用某个第三国的替代数据,这样使我国企业会失去许多竞争优势,如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从而使反倾销成立,如最近美国对我国的彩电进行反倾销就拟采用印度的彩电生产成本。如果中国企业要享受正常调查待遇,就必须进行个案申请,以证明自己是按市场经济体制运营的并符合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要求。
1、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要求
中国企业要取得正常调查待遇,必须达到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要求”。从《WTO反倾销协议》的精神来看,这个要求是承认和接受以公认的会计原则为基础的计算结果。在《欧盟384/96号》对市场经济地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规定中有两条是对会计的要求,一是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而且是唯一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账簿,该账簿需按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进行过独立审计并有通用性;二是企业生产成本和财务状况不再因为过去的非市场经济制度而受到严重扭曲,特别考虑设备折旧,以物易物和以债务抵消方式所列的支出。
2、为了在反倾销应诉中获取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会计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规范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IASC的成员,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是我国应尽的义务,也是一国开放的标志,也符合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在反倾销领域也具有现实意义,如前面提到的“欧盟384/96号规则”就明确要求企业使用符合国际惯例的准则,否则在反倾销应诉中,就会出现“国际象棋”对阵“中国象棋”,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究竟如何使会计准则符合国际惯例呢?是全面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吗?回答是否定的。IASB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会计共性问题,我们力求接受IASC制定的会计准则,而对我国的特殊问题,需要制定符合我国情况的会计准则,当然我们也应该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指导。另外,我们应该更多地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同时向世界介绍我国会计改革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我国的会计改革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2)努力提高会计实务的质量
会计实务的质量标准主要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但仅以会计准则及制度作为评价依据显得过于简单化了。在反倾销会计中,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会计政策的灵活性、会计信息批露质量、能否消除会计扭曲都是评价依据。从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了解到,从深圳地区参加反倾销应诉的企业的情况来看,我们的会计实务质量非常低。企业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过分死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低下;会计信息的披露不规范,如对汇兑损益的披露,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实务中,对汇兑损益都会区分已实现的汇兑损益和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将外币收付前的折算损益作为未实现的递延汇兑损益而列入当期资产负债表,到外币实际收、付时,才作为已实现损益入帐,这种损益才真正构成企业的利润和亏损。而我们的会计实务则完全不作这种区分。
低水平的会计实务质量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人员恰当选择会计政策的能力和职业判断的能力。
(二)反倾销会计信息的特征
1、反倾销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我国政府的前任总理在给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中提到“不做假账”,可见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何其严重,在我国股市,虚假信息比比皆是,特别是“中天勤事件”更是一大丑闻,对我们自己都不相信的会计信息,难道奢望我国的竞争对手去相信吗?因此我们必须大力重视会计管理,加强会计管理。
(1)严格遵守《会计法》,执行会计制度,克服随意性,规范会计行为。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重要前提,就社会而言,会计资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会计资料成为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进行宏观调控、改善经济管理、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就法律而言,会计资料是很重要的举证证据,尤其是在反倾销应诉中,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胜诉的必备条件。
(2)加强成本和费用核算,保证成本和费用核算的真实和完整。成本和费用的核算资料是反倾销应诉的重要举证材料,直接关系到反倾销应诉的胜败。成本费用的核算主要是反映资源的耗费情况,按欧盟反倾销标准规定企业成本的主要构成要基本反映市场价值,而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企业操纵成本费用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应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成本费用,不可随意改变成本费用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不可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成本和费用,如实反映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的情况。
2、反倾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反倾销会计的灵魂
会计是一门 “商业语言”,其不仅在一国内“通用”,而且要在全球范围内“通用”(注5),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这种“通用”成为可能,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好象是一座桥梁的桥墩,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是桥梁的桥身,只有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才能使反倾销方和应诉方之间得到有效的沟通。
(三)反倾销会计的信息不仅应包括我们自己的各项信息,也应该有竞争对手的会计信息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加快会计创新,建立反倾销会计(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