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有“两房”相关债券 3000-4000亿美元,占官方外汇储备近 20% 。如果“两房”危机进一步恶化造成其债券违约风险上升,则不仅中国的银行将遭受投资损失,官方外汇储备更将显著缩水,但美政府接管“两房”降低了这一潜在风险,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暂时安全。根据有关公开信息,中资银行持有与雷曼有关的金融资产规模很小。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两房”相关债券头寸 253 亿美元,中国的商业银行持有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相关债券约 6.7亿美元;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美国投行摩根斯坦利 9.9%的股份。中资保险公司未持有雷曼及两房债券,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受影响较小。仅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由于持有的欧洲富通保险集团股票价格缩水90%以上,造成中国平安在三季报中计提157.25亿元减值准备,按当前股价,市场预期其在年报中可能再度计提50亿-70亿元减值准备,令公司今年业绩堪忧。除此之外,目前可以确认的中资金融机构涉水不深,次贷坏账占资产比例较小,与其盈利水平相差悬殊,损失较为有限,相关损失完全能够消化。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动荡通过多种渠道向我国传染,股票市场首先受到冲击,次贷危机推动了当前我国股市的调整。我国股票市场上证指数已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开始大幅回落到2008年10月的1665点,短期内跌幅巨大。造成现阶段我国股市大幅下跌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主要表现在股改遗留的“大小非”限售股几乎同时大量的解禁流通以及新股发行机制不尽合理而造成短时间内股票严重供大于求。虽然次贷危机不是造成中国股市本轮深度调整的根本原因,但因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深化,造成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从而加速了股市的调整。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占比35%以上,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衰退,从而导致我国对美出口贸易严重滑坡,造成出口主导型企业经营困难,这将间接影响我国经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8年11月外贸形势分析报告指出,11月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为负值,这是自2000年以来进出口各项指标首次同时出现负增长。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898.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 。其中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进口749亿美元,下降17.9% 。我对欧盟出口240亿美元,分别比9、10月份减少33.7亿美元和22.2亿美元;对美国出口203.6亿美元,分别比9、10月份减少43.3亿美元和32.9亿美元。这是当前外贸运行中急需关注的问题。预计2008年和2009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年度。当前我国经济存在过快下滑的风险。
四、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启示
(一)必须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的淡薄,银行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降低放贷标准,这一点我国金融机构应引以为戒。尤其是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和外贸顺差快速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流动性充裕,我国以房地产、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上涨较快,住房信贷、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极易出现银行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的非审慎的经营行为,一旦市场形势出现扭转,可能对银行的持续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美国次贷危机表明,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我国银行必须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风险,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
(二)住房按揭贷款也是一种风险资产
在我国,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优质资产。但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高评级的资产一定是低收益的,但却不一定就是低风险的。住房按揭贷款也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时,房屋的价值缩水,居民按揭贷款的潜在风险就暴露无遗了。在这意义上来说,对中国是有很大启示的。
(三)对待金融创新,金融机构要审慎经营
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而我国则是金融创新不足,因此不能从一开始就限制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自然会带来风险,但如果由此因噎废食,限制金融创新,则有可能严重限制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能因为美国出现了次级债危机,就因此而中断中国资产证券化改革的步伐。我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不仅实现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与优化,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分散、转移风险,而且在提高银行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但是金融创新产品一定要审慎经营,特别是当金融新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规模以后,监管当局必须重点解决由此引发的风险问题。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美国次级住房抵押债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关次级房贷的大量真实信息存于贷款公司和经纪公司,资产证券化以后,风险转移给了市场,但信息并没有很好地传递给投资者。投资者完全依靠评级公司来定价,而事实上评级公司的评级却出了很大问题。
(四)要意识到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市场不是万能的,监管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次贷衍生品市场在实际上没有任何监管的环境下,仅寄希望与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是不现实的,依靠市场自律是不可能的,金融机构在利润的驱使下,完全不顾其中的风险,使得次贷衍生品市场迅速膨胀,泡沫越吹越大,到完全失控的程度时,终于爆发危机。
【参考文献】
1. 王雪坤,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按危机,国际商务财会,2008,(06)宏观,国际商务财会,2008,(06)
2. 格•R.克里普纳,丁为民,常盛,李春红,美国经济的金融化(上),国外理论动态,2008,(06)
3. 林煜,美国次贷危机解析,辽宁经济,2008,(06)
4. 谢安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辽宁经济,2008,(06)
5. 傅坤山,胡敏,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警示,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02)
6. 师家升,李永勤,王润伟,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08,(06)
7. 杨文捷,美国次按贷危机剖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金融论坛,2008年06期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资本市场应加强风险防范(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