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出发,针对目前P2P网络借贷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平台准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风险控制能力弱、中间账户监管缺失、法律法规不完善、信息披露造假、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的现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提高平台准入门槛,深耕细分市场需求,明确中间账户监管职责,构建全面的风控架构,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推进立法进度及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管理等。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正文】: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开始涉足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P2P网络贷款也成为其中最受瞩目的焦点。由于我国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和其庞大的人口基数给非金融行业—P2P网贷业务留下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大量的网络借贷公司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可以从事民间的网络借贷业务,将私人租赁的范围扩大,突破传统的中国人际社会的限制,快速而灵活地解决部分贷款人资金需求和商业运转问题。成为民间借贷的新主流方式之一。但在目前,网贷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运营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在P2P网贷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令P2P的发展亟待纳入到监管范围加以引导,实现更加有效的科学化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在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渐走向保守的发展态势,银行也开始逐步紧缩银根,民间贷款的兴起改变了市场经济资金紧张的态势,促进交易性的借贷行为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由民间贷款信息来解决微小中企业和个人贷款或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成为目前社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也令如何推动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发展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弥补现有金融体制的不足。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当前,国际社会发展普惠金融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不足,根据世界银行估算,2014年仍有约20亿成年人无法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 。而P2P (peer-to-peer)网络借贷是指通过在线服务撮合贷方与借方,使得个人可以将资金放贷给其他有需要的个人或企业,为其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它的核心是提供点对点的资金供需信息,是一种个人或中小企业在缴交一定中介费用的前提下,通过平台获得小额资金借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相对于传统银行业来说,P2P网络借贷的服务主体更多面向的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通过发挥网络在资金配置上的高效性、提供信息的即时性、对等性等优点,使个体借贷阳光化成为了可能,在金融科技(Fintech)的领域,P2P 网络借贷可以说是发展得最成功的一种业务,它让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小额信贷服务,降低了金融投资的门槛,令手头拥有闲置资金的普通民众也能加入到投资浪潮中,真正实现人人皆可参与市场,满足社会上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对于信贷的不同诉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就业岗位,推动大众创新,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们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