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类 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
直接材料 2080000000 ———
直接人工 19800500 23400000
制造费用 45508000 32505000
管理费用 8780000 36204000
销售费用 43206000 5308000
财务费用 ——— - 800000
其他固定费用 ——— 278000
合计 2197294500 97775000
年销售量 800000吨
销售平均单价 5000元/吨
单位:元
本表数据来源于:A企业的财务报表
3.2 A企业的成本性态分析
该方法主要是以成本按性态划分为基础形成的。该方法是本量利分析的前提,它先将成本的性态明确,然后基于此条件,按照相应的步骤把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最后创建出关于成本的函数模型,这个过程就称为成本性态分析。
为了了解A 企业的经营状况,以A企业成为部分的历史数据作为基础,对A企业进行了成本数据的分析。 下面主要以 A企业2018年的成本数据进行了分析。
假设:
固定成本 a
销售量 x
单位变动成本 b
单价 p
利润 E
则:
以A企业的历史数据作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成本数据,那么A企业的成本分解情况如下:
3 本量利分析法在A企业的应用
3.3.1A企业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的分析
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产品对企业的贡献高低。结合上文中阐述的共识,由A企业的数据可知: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 A公司的营业利润为1,704,930,500元,边际贡献率为45.07。 酒类销售80万吨的边际贡献为1,802,705,500元,但这不是公司的全部营业利润。 补偿后的余额为1704930500元,这才为企业的营业利润。
虽然边际贡献不能直接当作企业的利润,但是它与企业的利润密切相关。只要企业持续经营,那么固定成本就会一直存在。在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后,固定成本需要用边际贡献来进行补偿。当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都得到补偿以后,剩余的边际贡献才是企业的利润。
此外,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它们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倘若后者越低,则前者相应的就愈高,那么公司的盈利能力愈低;倘若后者愈高,则前者愈低,公司的盈利能力愈强。按照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对于A公司,后者的数值是54.93 ,前者的数值是45.07 ,所以,该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边际贡献率,表明公司有着相对较强的创利能力。
3.3.2 A企业盈亏平衡点分析
具体来说,即指当公司利润等于0时,对应的销量或者金额。而分析公司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利润为零,即不亏损也不盈利。盈亏平衡点越高,如果不想遭受损失,那么就需要销售更多的产品;盈亏平衡点越低,那么用很小的销量就能换来保本。
根据A企业的数据可计算得:
(1)按数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