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出口退税滞后是各地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有关主管部门就责无旁贷应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抓紧把已经下达计划的剩余部分尽快退到企业手中。特别要对保持良好记录的大中型企业抓紧退税,以鼓励他们大胆成交,放心出口。同时,切实用好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我们还应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 并扩大出口退税税种范围。依据WTO规则和国际惯例许可的全额退税原则,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直至实行全额彻底退税,以加强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加大鼓励出口的力度,今后可考虑把营业税和随同增值税、营业税征收的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列入退税范围。
(2)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入WTO后,我国应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对涉外经济法律、法规、政策的全面清理、修改和补充,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例如:要修改《外贸法》,使之与我国外贸发展的实践和国际规则相适应;要制定《对外贸易法》的配套法则;建立国家环境、安全质量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根据WTO有关规则,建立产业投诉机制和规范的调查程序,充分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保护我国的经济权益等等。
(3)建立灵活的外贸管理体系
按照WTO规则要求,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减少对贸易与投资活动的直接干预,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贯彻产业政策目标;对外经贸管理将受到WTO规则的制约,数量限制、国产化和外汇平衡要求等措施要逐步取消,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增加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的透明度;清除部门与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建立适应开放型经济要求的灵活高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机制。
2、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打破专业外贸公司体制,继续大规模下放外贸经营权,不断增加自营形式的比重。按照我国入世谈判中的承诺,入世后,经过3年过渡期,对外贸易将全面推行登记制, 就是说,企业只需到主管部门登记,即可做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生意。最近出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实行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和核准制,是加快进出口经营资格从审批制转向登记制的重要步骤。这样,减少了企业申报进出口经营权的中间环节,简化了申报程序,有利于为各类企业创造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扩大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尤其是外企、私企经营权的放开,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动力,为出口的可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外企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宽广的渠道,私企灵活的机制和各具特色的销售手段,都是开拓出口市场的希望所在。对专业外贸公司要继续实行科工贸一体化的改革。一方面可以以规模大、实力雄厚、市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专业外贸公司为龙头,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是以现有生产企业为主体,通过联合或兼并的形式,使专业外贸公司成为生产企业的下属国际营销机构。
3、完善外贸协调服务机制
(1)健全功能完备、服务周到的中介组织体系
要加快发展信息、咨询、仲裁、自律等各类外贸中介组织,并通过制度创新来发挥现有中介组织的作用,提高现有中介组织的效率。特别是要完善商会和各行业协会的功能,加强行业自律,制止外贸经营中的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 论国际贸易环境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讨(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