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考备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课的一些新尝试
东莞市长安中学 罗宁
【摘要】针对农村面上中学的学生,我们在高考备考第一轮数学复习课中做了一些新尝试。利用重新整
合知识点,合理的设计分层题组,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等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
【关键词】 整合;分层题组;突破难点
一、优化整合知识板块
(一)宏观整合——根据知识点的联系和学生的认知需求,重新整合编排复习顺序与板块,以利于学
生认知的横向迁移。如考虑到解不等式的工具作用,将不等式、函数与方程整合在一起复习。……
(二)微观整合——各个知识点内部的重新整合,有利于学生认识的纵向迁移。如在学习三角函数之
前,先复习三角公式的使用,能更好地解决相关的综合问题。……
二、分层式题组循序渐进
第一类题组为再现性题组:此类题目难度要求为,学生只要通过自我学习课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
解题方法和正确的答案。题目的设计一般是利用课本知识构造选择、填空题,或把课本的例题稍微改变。
第二类题组为优化性题组:此类题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根据教学的要求,一般设计为下面六
种题型:
1、突出教学重点的题组训练;
2、突破教学难点的题组训练;
3、沟通知识的题组训练;
4、蕴含解题规律的题组训练;
5、同一类问题的多种解法的题组训练;
6、知识串线、方法连网的题组训练;
第三类题为形成性题组:作为课后的作业和练习,要求分为形成性题型和综合性题型。第三类题的设
计要求与优化性题组相近,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较强的针对性,巩固优化性题组的效果,
题组的设计总方针是:梯队推进,分组突破,分层提高。
三、重点突破知识薄弱环节
1、强化概念的理解
1.1 重新解析定义中的词语、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内在含义,使学生准确领会概念的内涵。
数学概念是借助数学语言符号来表达的,其用语、用词一般都非常严密、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对于概念,我们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解剖分析,揭示每一个词、句、符号、式子的内在含义,使学
生深刻理解要领的本质属性。
1.2 多角度理解概念
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比较抽象,我们可从下面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从命题的角度理解:设原命题为“若 p 则 q”,则若原命题为真,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若 p 以集合 A 的形式出现,p 以集合 B 的形式出现,即 A = { x | p( x )}, B = { x | q( x )} ,
则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2. 突破学习难点
2.1 重新定位学习难点——备考教学的重点基本上是统一的,而教学的难点往往因所教学生的不同而有所
区别,我们在认真研究所教学生的基础上,重新估计教学难点。
2.2 多种手段处理学习难点—— 对于不同的难点,在教学中中尝试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由特殊性到一般性,突破抽象问题形成的难点——如数列的递推、猜想;
(2)用变式教学突破具有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如空间几何中通过几何体的变换等。
(3)用一题多解突破解题思维上的难点。……
作为农村面上中学的教师,要针对高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教学,
有着较大的难度。以上是我们的一些尝试,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