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呼唤创造性思维走进高三数学复习课堂
广东省台山市第一中学 甄新宁
[内容摘要]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创造性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一些如何让创造性思维走进高三数学复习课堂
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
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其对数学学习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中最可贵的、
层次最高的思维品质,它是创造力的核心。高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再单
一,力求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跃。因此,以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这种教学
理念在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仅仅出现在高一和高二的部分课堂上,消失在高三的课堂中。
二、高考呼唤创造性思维
回顾教过的学生,一些课堂上很认真记笔记,课后也很勤奋地做练习的学生,在高考的表现都很平庸。
这是因为目前高考的命题正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命题的范围要求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教学大纲,
不再刻意追求知识的复盖率,客观性的命题的比率已有所减少,而且增加了应用型和能力型的试题,需要
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检、组合、加工,寻找解题的方法。这样的试题,难有现
成的方法与模式套用,要求学生的思维不能过于局限,而要活跃,要富有创造性。所以我们必须承认高考
呼唤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让创造性思维走进高三数学复习课堂呢?
三、如何让创造性思维走进高三数学复习课堂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高三数学的复习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
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作为一名高三的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育理论的学
习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无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都要考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深入研
究教材,要善于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网络空间的组合,帮助学生启动创造性思维,从多角度,多方位
地思考问题。
(二)营造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氛围。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教师更应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集体教学与结对子合作学习
相结合的形式,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思考活动。同时,教师
要尊重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性的表情和多对他们讲激励性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
(三)运用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1)合理选题,提高兴趣
一堂例题多解教学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的程度,而学生的参与和例题的选取有密切的关
系,在高三例题多解教学中,要以复习知识要点为目标,设计高质量的例题,过难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过易又不能激发起学生解题的欲望。所以在选题时,教师既要兼顾差生能力水平,又要让优生有一个思维
创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思维也就会活跃起来。
(2)通过课堂讨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设一个有利于例题多解教学开展的氛围,要建立良好的例题多解教学氛围,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参与者、促进者、调控者,而不应当成为课堂的主宰。当学生思维
有障碍时,给予启发性提示,当学生回答走题时,给予点拨,必要时提出促使解题深入的发展性意见。同
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围绕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见解、互相讨论。实践证明,课堂讨论为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知识的理解。当然,
如果课堂讨论组织不好,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但如果教师控制过多,会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因为这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满堂
灌”的舞台;学生不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数学知识,通过温故、联想、 求同、求异、理解和发散,有力
地促使学生广泛、灵活地思考,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
锐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及周密性,符合目前高考发展的形式,也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