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在许多幼儿园班级里阅读区里有很多图书,都是小朋友从家带到幼儿园里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无疑是最受小朋友喜欢的图书之一,所以小朋友们都抢着要看,课余时间小朋友们都拿着一本书安静的自己坐在小椅子上看。这时,小佳气冲冲的跑过来告状:“老师,小文不让我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推..
案例二:在许多幼儿园班级里阅读区里有很多图书,都是小朋友从家带到幼儿园里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无疑是最受小朋友喜欢的图书之一,所以小朋友们都抢着要看,课余时间小朋友们都拿着一本书安静的自己坐在小椅子上看。这时,小佳气冲冲的跑过来告状:“老师,小文不让我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推我。”小文却很委屈哭着说道:“这书是我拿来的,为什么要给她看!”随即老师说:“那两个人一起看好不好?”小文说“这是我的书不能给她看”老师看见小文的椅子上有一本其他小朋友带来的书就趁机说:“那你不让其他小朋友看你的书,其他小朋友会把书给你看吗?同学之间是需要彼此分享的,你想想你该怎么办?”文雯想了想说:“那我就和小佳一起看吧。”这种告状行为明显是因小文的攻击性行为引起的。由小文抢了小佳的书,并且还推了小佳。也许小文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并非是故意的,而是希望事情在发生到某种程度上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3、“展现自我型”告状 “展现自我型”告状在幼儿园不难发现的一种现象,大多源于幼儿的表现欲,希望老师在否定别的孩子错误的做法时,对自己遵守规矩的行为表示肯定,并且可以成为其他孩子的榜样。每个幼儿心里想的都是我要做一个好孩子,当看到同伴的不良行为的时候,便会向老师告状,以此来提升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获得老师的认同,并取得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4、“举报型”告状 “举报型”告状是指幼儿在道德发展的基础上,为了维护规则或伸张正义而采取的举报他人不良行为的告状行为。因举报他人,来以教师的做法来判断自己的做事标准。他们对此类事物的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喜欢把老师判断的结果观念当成唯一的标准,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遇到事情就特喜欢告诉老师,因此幼儿就会无止境的告状。 案例三:课余时间老师让小朋友们休息时,刘洋突然跟老师说:“小雨和冰冰不好好休息,他们在外面偷偷打架!”刘洋为打抱不平或维护规则而告状,说明他已经对正义有了认知,懂得明确正误,并努力维护规则,道德责任感萌芽。反映了幼儿在把他人的行为与老师平时教导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进行比较,并产生了道德检验,这是幼儿道德评价发展的第一种标志。刘洋想通过告状来求得老师的帮助,从而矫正他人的不良行为,也说明这是他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进步。 二、教师在处理告状行为错误方式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与对策(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有爱的幼儿教师 | 下一篇:浅谈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
点击查看关于 幼儿 告状 行为 研究 对策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