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一个幼儿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是教育幼儿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本时期的教育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教育阶段。该时期幼儿心理特点表现为:首先,认识具有具象性,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表象来认识事物;其次,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的无意性,本时期幼儿调控能力仍然很差,易受其它事物影响;最后,形成最初的..
幼儿期是一个幼儿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是教育幼儿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本时期的教育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教育阶段。该时期幼儿心理特点表现为:首先,认识具有具象性,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表象来认识事物;其次,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的无意性,本时期幼儿调控能力仍然很差,易受其它事物影响;最后,形成最初的个性。幼儿在3岁前已有某些个性特征,但是特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变化而变化,但在3岁后由于身体器官都进一步成熟,因此无论从兴趣、好奇心、情绪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个性倾向。 二、当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问题 1、家庭 (1)忽视幼儿自身发展特点 家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对幼儿的一生影响重大。理论上,家长是幼儿认识物质世界和建构精神世界的启蒙教师。事实上,家长是集幼儿“监护人”、“伙伴”和“朋友”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角色。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本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小,就凡事一律包办代替;对孩子有求必应、只表扬不批评。而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教孩子独立生活,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相比之下,娇惯纵容、宠护溺爱等现象都是因为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不了解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进行教育的结果。 (2)教育导向单一,重文化轻素质 由于书本知识已成为评判一个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很多家长把幼儿教育片面理解为智力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量,忽视品质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管对于幼儿而言,掌握知识越多,智力就能更好发展,但知识难易程度若不适应幼儿自身发展水平,或者学习强度过大,极易诱发幼儿的厌学情绪,效果反而不好。 2、幼儿园 (1)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
关于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思考(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浅析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的策略 |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问题的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关于 幼儿园 家庭 教育指导 思考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