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当前幼儿园的教育,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幼儿进入幼儿园要学会汉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当前幼儿园的教育,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幼儿进入幼儿园要学会汉语拼音,然后能熟练的背诵字母表、声母、韵母、能够熟练的标注和读出汉字;要求孩子能够背诵大量的唐诗;要求孩子在加减运算能力上能够熟练掌握一百之内的加减法;要求孩子会简单的英语,能够用英语简短的对话;要求孩子会讲故事、唱歌等。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而且是孩子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是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培养的最佳时期。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范围大,只顾着向幼儿被动的传输知识,意在达到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这种只顾向幼儿传输大量学习内容往往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如果小鸟在还没长出羽毛的时候就被鸟妈妈赶出鸟巢,结果只能是看着小鸟掉在地上,而就可能会永远丧失再次飞翔的勇气。同样,幼儿如果在还不具备接受某种知识的能力的时候,把某种知识强加在幼儿身上,只会引起孩子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面对满怀期待的家长时,幼儿会为自己达不到家长的期望而感到害怕,同时也会对自己为什么完不成某种任务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使幼儿产生对自己本身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就说明三岁之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是最快的,只有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向幼儿传授知识,才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若是急于向幼儿灌输大量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在教学方式上过分依赖教师传授知识 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分配给幼儿自己自由活动和游戏的时间非常有限。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台上讲课,孩子在下面听课,教师做给幼儿示范,听不懂、看不懂的孩子违反纪律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对于幼儿不理解的内容则要求幼儿去反反复复的死记硬背。在课堂之外,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以这种方式虽然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知道根据教师的想法去做,严重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的讲授产生逆反和厌学心理,对幼儿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四)在教育管理上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忽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
幼儿教育“知识化”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幼儿挑食情况以及家庭采取对策情.. | 下一篇:浅谈如何正确培养幼儿社会交往的.. |
点击查看关于 幼儿教育 知识化 现象 解决 策略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