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效应指向的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无所谓好坏,用在好的方面它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用在不好的方面,它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禁果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只要能巧妙、恰当地利用禁果效应,那么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个孩子学习小提琴一年,遇到了瓶颈,..
禁果效应指向的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无所谓好坏,用在好的方面它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用在不好的方面,它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禁果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只要能巧妙、恰当地利用禁果效应,那么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个孩子学习小提琴一年,遇到了瓶颈,对弹琴充满了排斥,甚至想要放弃。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可能会责怪孩子不懂事,甚至强制孩子继续学下去。牛不喝水强按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要么孩子虚与委蛇应付了事,琴的技艺不会有一丁点儿进步;要么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放弃学琴,跟父母对着干。无论哪一种结果,最终都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聪明的妈妈没有采取措施,只是说,你要是这么厌倦,这两天就先别练琴了。这让孩子觉得很奇怪。接下来妈妈的行为就更奇怪了,她买回一把昂贵的小提琴,是欧洲著名小提琴制造大师的作品,上面有大师的签名。妈妈把小提琴藏在自己的卧室里,还特别交代说,你既然不想学琴了,这把琴你估计也不想碰了。打这以后,每当父母不在家时,孩子就悄悄地拿出小提琴,偷偷地练习。结果孩子的琴技大涨,甚至在后来的一次小提琴比赛中夺得了冠军。所以,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懂得了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孩子也能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学习。事实上,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地方都能运用到禁果效应。 二、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左右任何事 孩子经常性地大哭大闹是不是让家长们烦躁不已呢?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哭闹,会让你内心紧张或是内心产生很大的挫败感?当孩子哭闹时,我们所能做的,大多是生气、斥责、惩罚,但是,孩子会用更强烈的哭闹来回应我们,他们随时会用哭闹来挑战我们的极限,并努力地争取在和我们的拉锯战中占据上风。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大声地喊叫、刺耳的尖叫、撒泼打滚、低声地啜泣等这种强有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我们会觉得孩子一哭闹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经常被孩子哭闹弄得甘拜下风,缴械投降。 周末的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湘湘去蛋糕店,准备购买第二天的早餐。出发前,妈妈明确地告诉湘湘不可以要这要那。可一进蛋糕店,湘湘就在盛蛋糕的小盒子里挑来挑去,找自己喜欢的口味的蛋糕。最后,湘湘挑了一大包放到妈妈的篮子里。妈妈不同意,要求她放回去,湘湘很坚决地说“不”。这令妈妈很恼火,把篮子里的蛋糕一股脑儿地放回盒子里。湘湘大声地哭起来。
幼儿行为与心理案例分析(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 | 下一篇:早期教育的家庭影响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幼儿 行为 心理 案例分析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