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的举办,不仅打破了公立学校对教育的垄断,在学校数量和种类方面使民众拥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民众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同时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生源竞争将有效刺激公办学校通过变革来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 (2)有利于缓减公共财政压力 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或地方的财政拨款..
民办幼儿园的举办,不仅打破了公立学校对教育的垄断,在学校数量和种类方面使民众拥有了更多的教育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民众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同时公民办幼儿园之间的生源竞争将有效刺激公办学校通过变革来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 (2)有利于缓减公共财政压力 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或地方的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教育投资结构使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使我国各级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间资金,拓建资金参与教育发展的渠道,促使民间资金积极涌入教育事业领域,那么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将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3)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民办幼儿园作为体制外的学校,其发展又正处于初级阶段,换言之,就是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长阶段,问题存量不大,发展也还未定式,在接受新型办学理念和模式的方面相对公立学校有着更好地接纳能力和“消化”能力。 二、中国民办幼儿园办学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幼儿园办学发展经历了清理整顿、恢复、扩张、规范、共同发展五个阶段。民办幼儿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逐渐由边缘走向主流。 1、民办幼儿园办学的地位得到提升 古语云:物始之初,其茂也盛,其形也丑。因此起兴不久的民办幼儿园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同公办学校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自然民众对之的认可度也是较低的。随着国家对民办幼儿园办学的鼓励和支持,许多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其“正名”。特别是教育部于1998年12月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它提出:3-5年内要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民办幼儿园补充论、边缘化等词汇将被民办幼儿园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所代替。民办幼儿园办学目前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时期,民众也对之的态度由初期的不信任不看好演变成了认可支持。据统计:2013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幼儿园已有14.90万所,比上年增加9057所;各类民校生达4078.31万人,比上年增长167.29万人(见表1)。显然,这可充分佐证,民办幼儿园的社会地位已然提高,生源不断的递增无疑显露了民众对民办幼儿园办学的认可。 表1 2004-2013年全国民办幼儿园发展情况
我国民办幼儿园办学的困境与改革(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幼儿园户外游戏安全和区域活动存.. | 下一篇:如何指导孩子开展有效的区域活动 |
点击查看关于 我国 民办 幼儿园 办学 困境 改革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