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幼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幼师缺乏职业认识,他们不理解教育的本质、内容及意义,仅仅是把它作为谋生的工具,当工作中遇到矛盾和困难时,他们就消极对应,认为幼儿教师享有的社会资源少,社会地位不高,对于一些幼师缺乏职业理想,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学前教育的本质及意义,看不到工作的前途和未来,因此,他们缺乏工作热情。并且一些幼师缺乏职业情感,甚至产生厌恶情绪,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孩子,恶语相击,大声训斥或者是体罚现象,对一些孩子存在歧视,而学前教育的工作是繁重的,收入是微薄的,这些就是他们缺乏职业情感的最直接原因。不仅如此幼儿园内部教育管理也不力,没有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没有很好的分配工作。
三、加强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管理
(一)制定幼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规范决定着幼儿的的道德水准。首先要“心系教育,具有为教育献身的精神”。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奉献,师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献。一个优秀的教师楷模可能会在某个孩子幼小心灵播下一颗理想的种子。因此,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教师的身体力行、善心爱心和责任心,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除了忠于事业,关心热爱幼儿之外,还必须自觉的高标准地去塑造自己,对业务水平提高培训,时不时参加进修和培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建立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通过规划和设计,引导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教师明确其发展的目标,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强化自我设计的激励功能。其实世界上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关键看每个人是以何种态度去对待,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份赚钱的差事,那你就永远也干不好。因为教师这一行,讲的是奉献,为的是孩子,只有师德高尚的人才会体会到快乐,才会被孩子所喜爱,所有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工作中履行职业道德,才能真正称得起是一名教师。
(二)提高幼师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启蒙者,应加强对幼儿教师这个身份的理解和认识,认清自己的社会作用和职责。严格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小德才能成大德,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涵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进行道德修养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克服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不仅要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教人,而且更要以自己的“品格”去影响“品格”,以“心灵”打动“心灵”,用“灵魂”唤醒“灵魂”。教师应以慈母之心去对待幼儿,关怀幼儿,尊重幼儿之后才能更好地、更有创造性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必须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原则。在语言上要文明礼貌,文雅得体;在仪表上要端正庄重,整洁大方;在待人接物上应热情诚恳,严己宽人。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在幼儿心中,在社会上树立完美的形象。为此要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不断适应教育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四、改变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在实践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与社会等外部力量有密切的关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是学校全面推进教育的主力军,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实施者。幼儿园和上级的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幼儿教师参加进修,并对幼儿教师在进修中取得相应成绩实施奖励等。还应按时开展职业道德的素质培养和提升活动,教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让幼儿教师在活动中通过学习和交流认识到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提升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不断学习,保持知识更替,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幼儿年龄小,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上更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做到多才多艺,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当幼儿要表达自己想法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想法常常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很强很细致的观察力来发觉幼儿所表达的意思。
(二)建立可行的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
加强幼教法的立法工作,制定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加强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检查监督的力度。首先要解决薪资待遇上的不平等,才是解决教师心理症结最有效的良药,对于职业道德先进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彰,树立先进典型、道德楷模;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批评、纠正和处罚。适宜的激励策略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潜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适宜的激励策略能够在幼儿园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促使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幼儿园管理者要在幼儿园内部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运用适合本园实际的激励策略,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增强园内教师的凝聚力。把职业道德标准作为考评教师的首要指标,将每位教师的师德考核量化表、平时工作考核、家长反馈意见等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了解和考评,克服只重业务忽视师德的错误倾向。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促使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春铃.教师职业道德[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周波,陈晓敏.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17(05)
[3]焦晓茹,张鹏海.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5)
[4]黄荣.提高幼儿园教师管理实效的策略[J].宁夏教育,2015(03)
[5]张媛.激励策略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中运用的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