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幼儿绘画的意义
(一)绘画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并进行创新…………………2
(二)绘画教育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美丽的事物并将其表现出来………………2
(三)绘画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素养促使心理素质的提高……………………3
二、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三、幼儿教师绘画指导策略
(一)重视幼儿的“心灵感悟”,采用多样式教育方式,让幼儿自由表现……4
(二)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消除抵触情绪,让其乐在其中……4
(三)强调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看懂其作品的含义并走进其内心………5
参考文献……………………………………………………………………………6
引言:幼儿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
一、幼儿绘画的意义
幼儿绘画是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绘画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既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的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强,观察事物比较全面细致、准确,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是绘画教育的对象,是绘画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绘画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一)、绘画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并进行创新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幼儿尽快掌握一些技能技法。但是对于一些活动为了能充分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可以少示范,甚至可以不示范,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方法,给幼儿以充分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进行美术活动剪纸《窗花》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先欣赏老师的作品,然后提供彩色纸、剪刀等工具,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探索剪出小花的形状。起先孩子们一个一个花瓣的剪,也有的孩子遇到困难请老师帮忙,慢慢的有的孩子能够试着折叠后再剪出对称的花瓣。这种成功比老师示范后幼儿模仿更能使幼儿感到兴奋,充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绘画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促进右脑的发育。绘画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如画“金鱼”,幼儿先画圆形的头,再画半圆形的身体、最后画上三角形的尾巴,画的时候必须紧靠在一起,最后画上嘴和眼睛,再涂上颜色,这样在纸上就能画出一条美丽的金鱼。经常这样锻炼幼儿,可以促进幼儿大胆构思,进一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具有丰富感情和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
(二)绘画教育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美丽的事物并将其表现出来
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正如郭沫若所描绘的那样:“幼儿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使他心中发出一种快乐的情趣,他便连声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这是情趣的直写,这是幼儿的诗,但等他稍长大了,他便模仿着画只蝴蝶或者还要添些花草上去”。这段话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幼儿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袒露,正是由于有了美的感受,幼儿才能把表现美的情趣的琴弦拨动起来。
( 三)绘画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素养促使心理素质的提高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去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动脑。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各自差异,可以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多张范画,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自己选择内容,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最简单的内容并大胆下笔,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大胆想象,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肯定自己,树立自信。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小开始培养。一个人哇哇落地之时,犹如一张白纸,涂成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所以,家长、老师的责任重大。教育是个很大的范畴,绘画教育虽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关重要。与其他教育相比较,绘画教育这一过程。它的独特功能表现为:通过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正是在进行绘画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可以这样说:绘画教育 “潜移默化”的特点就像“和风细雨”之于禾苗,润物细无声,儿童就是在这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心理素质逐渐提高了。绘画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在有趣的绘画活动中,幼儿会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的成功抱有更强的信心,更多地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能增加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在绘画创造的活动中,生活对他们来讲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兴奋,令他们向往,由多种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惊喜并渴望通过美丽的图画描绘自己的未来。
二、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 ,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这说明中国在美术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了可观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也使幼儿教育上了一个更高层次。但是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所以要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优化教学环境。在美术教学方面,学校经常举办作品展优、组织参加各级绘画 比赛、促进学生的学习劲头。同时重视隐型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队报班刊、宣传橱窗的内容定期更换;教室内和走廊上张贴着伟人画像、格言;会议室、活动室及大厅里悬挂着精美的壁画或名画;校训、誓词及巨幅 标语镶嵌在洁白的墙壁上……这一切的一切无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爱的启迪。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发 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以大大地提高
三、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