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学前儿童家庭德育教育概述………………………………………………2
(一)儿童学前阶段家庭德育的概念与内涵…………………………………2
(二)儿童学前阶段家庭教育重要性…………………………………………2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问题……………………………………………2
(一)对学前儿童的德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营造家庭环境意识………2
(二)家长重身教轻言传………………………………………………………2
(三)德育环境缺失……………………………………………………………3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改善措施与建议………………………………………3
(一)创建温馨和谐家庭环境…………………………………………………3
(二)家长通过言行正确引导…………………………………………………4
(三)家长应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5
四、结语…………………………………………………………………………5
致谢………………………………………………………………………………5
参考文献…………………………………………………………………………6
一、学前儿童家庭德育教育概述
(一)儿童学前阶段家庭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儿童学前阶段特指年龄从3周岁到6或7周岁前的儿童,也有将此时期定义为学龄前期。顾名思义,学前阶段即为儿童正式进入小学接受正规学习之前的阶段。家庭德育的概念从不同角度也会出现多种定义,一种普遍被学界接受的概念是在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处的环境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儿童进行的品德方面的教育以及施加的影响。
家庭德育的内涵在于家长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方法,重视儿童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在不断加强自身传统道德理论知识学习下,将知识中的智慧运用到对儿童的日常教育中,帮助儿童形成传统道德规范,传递高尚的道德情感,塑造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儿童学前阶段家庭教育重要性
. 家庭教育是一个由子女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双向的互动过程。作为进入小学接受正式教育前的阶段所接受到的教育,对于儿童后续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学的领域中,家庭教育一直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因为这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与其他教育概念相比,给儿童的影响更为长久、深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形象地比喻成一块大理石,他指出,这块大理石如果被雕塑成一尊塑像,需要六位雕刻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位雕刻家名为“家庭”。与其他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独有的启蒙性、随机性与个别性,因此,明确家庭教育的特点,深刻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构建良好的学前儿童家庭德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对学前儿童的德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营造家庭环境意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历程中的第一站,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通常情况下,人一出生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接触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因此,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成员的言行对于儿童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而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具有绝对权威的家长占据了大部分的教育影响力,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早期教育的不断普及,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孩子在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家长选择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在孩子的智力教育上,家长们对学龄前子女教育的理解更偏重于智力开发,而非德育教育。
(二)家长重身教轻言传
在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是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儿童品德行为规范的影响力远大于言行。学前儿童对于语言的消化理解多停留于字面意思,家长很难简单地通过语言向孩子传达各种行为举止规范,就算儿童在家长讲解的时候理解了家长意图,也很难形成长效的品德规范养成。然而学前儿童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是十分强的,并且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学前儿童的影响作用更强,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不到身教的重要性,就大概率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是否得体,进而就会出现没有考虑到可能对孩子有不良引导作用而产生不当行为的情况,如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等等,儿童看了以后会觉得这些行为没什么不妥,形成不了正确的道德观念,甚至还会出于好奇心理去可以模仿,这都不利于儿童品德的培养。
(三)德育环境缺失
当前学前儿童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