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查我发现新苗幼儿园在户外游戏的设备设施上长时间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新和更换,或者就是幼儿园的户外游戏设施更新速度是比较慢的,幼儿在园时间就会比较长久的进行着同样的游戏类型,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于户外游戏兴趣上的缺乏。除了游戏设施更新缓慢以外,对于户外游戏设施的定期维修管理方面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幼儿家长以及幼儿老师比较重视的问题,但是通过我的调查发现,幼儿园在对于游戏设施的定期安全检查以及定期维修上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是完全忽视状态,这样就对户外游戏的安全性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隐忧。
(四)幼儿教师在户外游戏中不能进行正确定位
幼儿教师在户外游戏中的参与问题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的方式和教师在户外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户外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幼儿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时,往往只是停留在单纯的模仿,或者是以固定的模式开展,教师的组织形式是比较死板和单一的,这样使得幼儿在进行户外游戏时可能会比较松散或者是过于死板,大大降低了游戏的趣味性,如果按照固有的形式方法一板一限的进行游戏的话,就会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了。
(五)太关注幼儿安全而制约了幼儿的活动自由
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幼儿的吃、喝、睡、玩等都应该尽最大能力确保幼儿的安全。但是很多幼儿园老师因为过度担心幼儿安全问题而限制了幼儿的活动自由性。比如,有的幼儿在挨个玩过器材以后,走到尚未接触过的游戏器材旁边时,会立刻被老师拉到一旁,告诉他这个东西的危险性。如果这个游戏器材真的危险到不能让孩子去触碰,那么幼儿园为什么要设置呢?再如,有的幼儿在传统的器材上玩出新花样时,老师会迅速制止并告诉其危险性,殊不知这样“畏首畏尾”的教学方法严重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这样看似自由的游戏活动其实并不自由。
(六)活动时间受到限制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有明确的硬性规定: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应该多于两个小时。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一般会在确保了教学、就餐及睡眠的时间以后,才会把多余的一点点时间用来进行户外游戏。即使幼儿玩得非常尽兴,只要到了就餐时间,老师就会快速把幼儿带回教室。也有老师会因为教学活动没有完成而占用幼儿的户外游戏时间,根本不会顾及幼儿的心理需要和感受。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锻炼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两小时户外活动要合理地安排在一日活动中,不仅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的充足性,也有利于户外活动常规化,又使一天的教育教学动静交替。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组织,积极地开展户外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游戏组织策略
(一)使游戏的材料和组织形式更加丰富
首先,使游戏设施和种类更加丰富,以此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对户外游戏一直保有兴趣。材料也可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让幼儿能够按照自身想法进行改造或组合。这样充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游戏兴趣。与此同时,材料也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投放。比如,小班的孩子喜欢自己单独玩游戏,老师可以投放一些种类单一但是数量多的材料;中班孩子的材料应注重考虑不同孩子的能力需要;大班的幼儿则可以投入一些锻炼孩子创造性的材料。除此之外,室内和室外的游戏材料可以放在一起使用,这样既增加了材料的功能性,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在经济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幼儿园缺少的或是没有的游戏设备。还可以由幼儿家长来提供或者是老师组织幼儿自制一些户外游戏玩具,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了幼儿园的户外游戏设施,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增进师生感情,同时幼儿还可以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使户外游戏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可以将自由游戏和集体游戏结合起来进行。自由游戏是幼儿单独或者结伴进行活动,而集体游戏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般情况下,幼儿的户外游戏指的是让幼儿进行自由游戏,老师只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幼儿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一般会漫无目的地玩耍,也有幼儿感到很无聊。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个别幼儿进行单独游戏,也可以组织所有幼儿参与到集体游戏中,以此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户外游戏中,让他们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身心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老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
(二)丰富游戏区域设置和增加游戏材料投放
由于幼儿园对于户外游戏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在户外游戏的区域分类和材料投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引起重视。我们在拓宽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同时,还要将户外游戏场地分出不同的区域,如(玩沙区、跑道区、攀爬区)等游戏区域,让幼儿园户外游戏丰富起来,从而更好的发挥户外游戏的作用。当然这些区域并不是拿来当摆设的,我们也要在其中投放相应的材料,更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弄坏玩具就不让玩,这样其实是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要让孩子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这些区域的设置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对户外游戏设施进行定期维修和更新
幼儿园在开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考虑的最多的便是安全问题,那么为了减少这种安全隐患,幼儿园就需要对本园的户外游戏设施、设备,尤其是一些中大型游戏器械进行定期的检查,定期进行维修管理,让幼儿在相对安全的户外游戏环境中快乐的游戏。
(四)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针对幼儿园户外游戏类型单一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增强幼儿教师对户外游戏的重视程度,同时让幼儿教师加深对户外游戏的认识,开拓教师的思路。幼儿园可以将自主权放手给教师,让教师灵活自主的安排幼儿进行户外游戏,灵活大胆的安排游戏形式,安排游戏时间,不要只是仅仅局限在固有的游戏类型上。
(五)引导幼儿参与创造性的游戏
幼儿相比成人来说更具有创造性思维,成人一般会为幼儿的游戏制定出各种标准,而在幼儿了解了这些标准以后,往往会打破标准进行冒险性的行为,大部分成人会直接阻止幼儿做这些危险事情。虽然说在户外游戏的改革上不能按部就班地参照其他国家进行,但是也可以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地安排一些创造性的游戏。这些创造性游戏可以具备一定的冒险性,但是一定是各项保障机制完全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老师要在旁边仔细观察幼儿的举动,以此确保能够随时保护幼儿的安全。同时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以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六)科学控制幼儿户外游戏的时间
过长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得幼儿的活动量增加,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过短的户外活动时间,会让孩子有不尽兴而情绪失落,同样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户外时间,不管是过长还是过短,都是不科学的。活动时间过长,幼儿容易肌肉疲劳,不利于生长发育;活动时间过少,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尽量保证幼儿的户外游戏时间。当幼儿在游戏时间结束时情绪还比较高涨,可适当延长游戏时间;当幼儿在游戏时大片出现厌倦情绪时,应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同时,在安排、组织游戏时,还应考虑季节、天气等因素,例如:下雨天每个班所对应的雨天活动场地。为此,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季节和天气等因素来科学安排户外活动时间,以此确保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孩子玩得愉快,身心得到发展,让户外游戏的教育意义落到实处。户外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户外游戏不仅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无可替代的帮助,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影响。因此,开展适宜、科学的户外游戏,是幼儿园和教师努力的方向。
三、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内容,要想更好地确保幼儿户外游戏的效率,幼儿园可以适当引进游戏材料,在数量和种类上科学引入;老师应该科学设置户外游戏的组织形式,放手让幼儿参与到创造性游戏的同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科学合理地控制幼儿户外游戏的时间,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满足他们活动和学习的欲望和需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表达,尊重幼儿的意愿,以幼儿为主体,鼓励幼儿自主地探索,放手让幼儿去玩,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求发展。 以此充分发挥户外游戏的价值,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户外是一个开阔、自由的场地,幼儿可以在户外自由地玩耍、自由地交流沟通等。针对当前幼儿园户外运动的开展现状,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改变传统观念,鼓励孩子去户外运动;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增加户外运动形式;在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中注重科学化与兴趣化;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自主游戏,体验户外运动的真正价值。通过这些方法促进幼儿园户外运动的进行,最终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愿秋.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7) :126-129.
2.刘焱著 . j L童游戏通论叫]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2 0 0 4。
3.周欣 .美国的室k b J I,童游戏场地叨幼儿教育.  ̄ o 4( 0 t t ) o.
4.黄绍文,卿丽蓉 .中国传统幼儿游戏观探析叫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 0 0 6 ( 0 9 )。
5.杨元花.论户外游戏的创设Ⅱ】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 2 0 0 5。( 0 3 )
浅论幼儿园户外游戏组织现状和策略(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