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澳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持续性和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四、调查范围
本研究报告主要对澳门某一间幼儿园全职及兼职老师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20名全职及兼职老师。
五、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编制
本报告根据我国2012 年2 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标准》中专业能力部分的七个领域27 个条目进行分析,编制出包含基本信息的35道题项,问卷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题,包括性别、民族、年龄、教龄、学历、专业、职称、7个题项;第二部分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各维度题项,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5 个题项)、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5 个题项)、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5 个题项)、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5 个题项)、激励与评价(3 个题项)、沟通与合作(2 个题项)、反思与发展(3 个题项),共计35 个题项。《澳门某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试测)采用李克特5 点计分法,各选项得分依次为:“非常不符合(1 分)”、“不符合(2分)”、“一般(3 分)”、“符合(4 分)”、“非常符合(5 分)”。问卷样式请见附件1。[9]
2.问卷的实施
统一编制指导语和内容,将纸本问卷通过学校公关交到幼儿园教师的手上,以匿名形式要求幼儿园教师凭第一感觉认真填写,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幼儿园保育员、后勤人员不参与测试。共收回问卷 20 份。收回20 份有效答卷,问卷有效率为100%。
3.问卷的分析
1. 项目分析
本次项目分析采用20名调查对象的问卷得分来计算每个项目的区分度,采用两个极端组比较的方法来计算。计算每份测试卷的总分,对总分进行高低排列,总得分前27% 为高分组,总得分后27% 为低分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两组被试组在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进行检验。比较两组在每个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结果显着的题项予以保留,不显着的剔除。根据数据分析,35题项中,有33项的P 值=0.000,剩余2 个题项的P值<0.050。根据吴明隆的研究:当显着性一栏的值小于0.05,则表示具有鉴别度。因此,问卷的35道题项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不用删除题项。
2. 探索性因素分析
经过项目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初测)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主要目的是对问卷的题项再次进行维度确认。采用KMO和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显示结果达到显着性水平。[9]
3.信度检验
信度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系数越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越一致、稳定与可靠。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 系数来测查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的信度。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还是比较一致的。[9]
六、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显示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发展仍有不少的提升空间。
(二)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建议
虽然本分析报告只针对某一间幼儿园的老师作为对像进行分析,但分析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能反映出澳门幼儿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上所展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澳门在回归之前,教育发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整体起步较晚,回归后发展速度迅猛,但是其教育法律制度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存在缺失,有关教师专业发展评鉴的制度尚未成立。所以,探究国内与台湾成功案例,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对澳门教师专业发展评鉴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1. 政府应不断完善教育法规,为教学人员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由于澳门政府颁布的教育法规中,并没有教师专业发展评鉴的相关制度,导致教师专业发展评鉴缺失,政府应及时调整政策,制定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明确评鉴标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
2. 学校根据校内人员特点,制定相符的培训计划
每个学校经过长期积累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政府还应鼓励学校,按其发展愿景及校内教学人员的特点自行设计实施培训计划,并为教学人员创造暂时离开教学工作岗位专注于进行专业发展活动和教学科研的机会。在建立评鉴方案时,应该考虑多元的评鉴方式,例如:教师自我的反思、专业人员的评核、同僚间的评核、学生学习成效的评核等。在学校正向的文化与氛围的基础上,配合环境变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评鉴做一定的调整。[10]
3. 学习借鉴国内与台湾成功经验,接受基层老师建议
可以学习借鉴台湾的推动策略,结合政府、学校、教师三方力量,通过由下而上,再由上自下的交融策略,融汇理论与实践,对于相关单位以及基层老师的建议给予重视。通过试点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评鉴实施后,由三方进行实施结果的审议,听取多方意见,最后制定完善的推动模式。[11]
七、参考文献
[1] 刘占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
[3] 王春燕.教育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3] 龙宝新,论教师专业成长力的培育路径[J].中小学教育,2013(11):65-71.
[4] 刘敏.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范文,2012.
[5]李芹.关于教师专业能力本质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3,( 10) : 125-128
[6] 郝林晓,折延东.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其成长模式探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第24,卷,第7 期第30-33 页
[7] 李嵩义,邢新蕊,周子钰. 澳门改进教师专业发展评核系统的研究:基于台湾教师专业发展评鉴. 教育进展. 2018, 8(4), 442-448
[8] 颖. 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内涵及结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7) 第41 卷第4 期
[9]. 熊娅莉.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社会科学研究. 2019年第9期 总第202期
[10]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_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范文. 2002
[11]. 葉蓁蓁, 何瑞珠. 香港和澳门学前教育的比较.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