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兴趣――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议
【摘要】本文就高中生普遍厌学文言文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导致学生厌学文言文的三个原因:厌、累、废,提出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办法:以趣味来培养兴趣,去厌;找规律来强化兴趣,去累;课外阅读保持兴趣,去废。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文言文;兴趣。
新一批新生入学,为了更好的开展语文的教学工作,了解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爱好与兴趣就成了首要任务。为此,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问卷中有一条问题是这样的:你最怕上什么内容的语文课?原因是什么?结果发现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115个学生,就有89个最怕的是学文言文,原因主要是在大部分学生看来,文言文意味着没完的背诵,意味着没完的默写,意味着没完的翻译,总之一句话学习文言文就意味着枯燥无味。学生为什么会对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精品文化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呢?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只是把文言文当成考试的必备知识,只是被动地去学,还没有把文言文学习提高到兴趣上来。
这次的问卷情况使我在开展文言文教学前就思量良久,感到自己的教学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美,体会到文言文的实用才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提高课下学习的自觉性,也才能做到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我的一些摸索与实践。
一、发现问题,“苦”此良久
本着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到学生对文言文敬而远之的原因,才能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的想法,我通过书面与面谈的方式对学生就怕学文言文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细致的了解。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原因可归结成这三个方面:
厌。原因初中时老师讲文言文时只侧重于翻译,不讲课文的特点和中心。老师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让他们抄两句,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翻译课文上了,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文言文就讨厌起文言文来。
累。学习文言文累,是大多数学生的心声,主要是文言文的单字词很多,而往往这些单字词还总是一词多义,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难度与困惑,还有文言的句式与虚词的多义性也是让学生迷惑不已。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同感,就是花在文言文的时间不少,但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就不想学了,但迫于考试的压力却不能不学,所以他们提到文言文就感到累。
废。就是学生感到学习文言文除了考试有用,基本都是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花那么多精力去学无用的东西,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总是无奈而又兴趣缺缺的,对文言文的美,他们更是一点都不感冒。
问题发现了,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远了。
二、去厌累废,培养兴趣
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其中不乏精品美品。高中课文所选的文言文无一不是典范中的典范,它们难易适中,短长适度,非常适合初学文言文者。如果学生能从这些课文中体会到文言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就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具体我是这么做的:
提高学生的兴趣――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议(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