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法即培训师对培训对象在培训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培训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公司的培训需求和员工的个人需求,借助相关的具体方法,对培训对象的知识进行扩展或深化,并对其某方面的技术或者能力进行训练和提升。培训师可以借助的培训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目的都是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培训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课堂讲授法:是指培训讲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达进行讲解,系统的向学员传输知识、技能、态度等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浅显易懂,一次性传播给众多学员的培训方法。适用于一些理念性、原理性知识的培训,例如企业介绍、企业文化入门等培训等。优点是利于组织较大规模的培训,平均费用低,对环境特殊性要求低,便于讲师的运用和发挥。缺点是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满足培训对象的个性需求,培训讲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方式较为单一,难以长时间调动学员的注意力。
2.会议研讨法:是指在培训讲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受训学员之间的探讨研究,共同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议研讨法着重于培养学员独立学习、钻研的能力,允许学员提问、探讨和争辩。适用于学员自信心、自主和自控能力较强,喜欢比较宽松的管理方式和更多自由发挥空间的知识型内容的培训。优点是学员的现场参与性较强,利于学员开阔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员之间相互启发,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缺点是对讲师的要求较高,对学员自身水平也要求较高,不利于学员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一般只能加深对课题相关知识和问题的理解。
3.现场培训法:指让受训者通过实际干某项工作来学会干这项工作,即上级管理者或老员工一方面指挥和组织下属或新员工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培训者向受训人传授技能和知识。该培训方法的优点是花费的成本比较少,不需要脱产,但要求有必须的培训资料,否则容易流于形式。
4.角色扮演法:指培训组织者为受训人员设定一个最接近现实情况的培训环境,指定受训人员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其扮演角色的特质和内容,从而提高主动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法的优点学员的参与性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交流,加强反应能力,通过学习认识到自身问题并改善;缺点是模拟环境不能代表现实工作环境的多变性,不具有普遍性,设计可能简单化,表面化。
5.工作轮换法:公司有计划的让员工轮换担任不同的工作,从而达到考察员工的长处及弱点以及从事多种工作能力的培训目的的方法。该方法的优点为有助于受训者确定自身的长处和缺点,改善部门间合作,利于公司从长期培养人才;不足是对受训者掌握复杂专业技术不利,对其保持和继承长期积累的传统经验不利。
6.户外拓展训练法:是指“通过专门设计的有挑战性的课程,利用多种场景和活动方式,使参与者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里素质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增强团队意识。”主要适用于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类型的培训,使学员在不同寻常的户外环境下,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突破。
7.E-learning培训法:全称为electronic learning,国内根据不同的含义分别译做“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等,指基于互联网和相关技术信息手段,向受训者提供的一系列知识、技能等培训解决方案,具有知识网络化、学习随意性、学习内容持续更新、培训即时性、成本节约性、管理全程性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实践功能稍为薄弱,缺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课件的版权保护需要加强等。
(五)培训类型
1.新员工入职培训:是指针对新进员工、到新岗位任职的员工开展的培训,也称为入职教育、上岗引导培训或职前培训。入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把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岗位职责传达给每一位新员工,以指导新员工快速适应企业环境,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培训课程通常主要包括企业概况及组织架构、企业经营理念及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及薪酬政策、企业规章制度及员工行为规范、岗位工作职责与权限等。
2.生产员工培训:是指针对生产人员而开展的各项培训。生产操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技能好坏、态度的认真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所能提供产品的质量,而产品质量又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操作员工培训的总目标是通过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素质、技能与态度,使生产人员融入企业文化的氛围,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进度与生产安全,减少企业在生产中的浪费,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生产方面做出贡献。培训课程主要包括质量手册、现场管理制度、设备保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
3.管理人员培训:指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人员是对企业从事管理类工作人员的总称,按其所处的组织层次不同,可以划分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不仅包括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培训,还包括管理者的自我管理、管理方法、管理思维的培训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直接指导和监督下属员工的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因此培训内容的重点为业务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一般管理能力;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因此培训内容的重点为沟通协调能力、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因此培训内容的重点为战略决策能力。
4.销售人员培训:是指针对销售人员而开展的各类培训,销售人员培训的总目标是提高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销售技能,增加销售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激发销售人员的潜能,提高销售人员的自信心,从而提高销售人员的业绩,进而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达成企业的市场目标和经营业绩。培训课程通常包括知识培训(企业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专业销售知识等)、销售技巧培训(基本销售技巧、沟通技巧)、心理素质和心态培训等。
5.技术人员培训:指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术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本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技术人员掌握前沿技术,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开发及研制新产品的能力,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生产工艺、质量管理、服务流程等。
二、成都环龙集团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一)环龙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为创始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专注实体投资经营,践行产业报国理念,历经20余年发展,公司先后投资并发展了三大产业:
公司从事的产业之一为:中高端造纸网毯成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纸机压榨部相关技术服务和产品集成业务。目前公司拥有成都、上海、石家庄等三大生产基地,是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在上海建立了研究所,并为行业学会会长单位。公司从事该行业超过了20年,积累了大量行业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该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并产品成功进入东南亚、欧美市场。
公司从事的产业之二为:生物质材料行业,公司从事该行业超过了10年,其中功能性生物质竹纤维新型材料研发与生产业务拥有10万吨/年的产能,并凭借革命性的生产工艺和生态环保的产品,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产品销往沿海地区及出口东南亚、欧美市场,是公司未来着力发展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