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对于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形成相互牵制机制。(2)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规定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3)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规范会计业务操作。(4)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可以单独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也可以指定部门或人员执行,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加强现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首先,确立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其次,科学地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既要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努力降低现金持有成本,从而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最后,加强现金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效的收账系统,确保资金的回收;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3、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财务部门应配合信用部门的工作,设立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设计和填报各种表格,随时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动态情况。财务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上报的销售记录进行汇总,然后写出分析报告,做出应收账款明细月报,送信用部门的主管经理。同时,财务部门应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收回欠款的奖励制度,加速逾期账款回收。信用部门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表对客户的欠款情况进行分析,每月定期公布应收账款的催收计划。企业对每项应收账款都要落实责任人,限期收回,企业负责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回收的前期评估,对于回收账款不畅和无望的企业,就不应该与之发生合约,并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确定赊销额度,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赊销限额。还有企业应该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和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做到对应收账款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依据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企业可以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从编制账龄分析表看,对有成坏账可能的,应提前做好坏账准备,并做到有效估计该因素对企业的损益影响情况。有关部门还应分析收回应收账款的可能性,掌握客户最新的财务信息,防止客户转移资产和抵押物;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
4、加强存货管理,合理确定经济采购批量
企业应该加强存货的保本期和保利期控制,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首先,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同时对大宗原燃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暗箱操作,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公司存货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所有的存货不分巨细的严加管理。因此,公司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10%~1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B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20%~30%,金额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C类存货数量占全部存货的60%~65%,金额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在此基础上,公司应重点抓好A类存货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存货管理制度。
5、认真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首先,企业决策者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一般而言,收益和风险是正比例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好事前的财务计划与预算,事中的财务决策与控制,事后的财务分析与考核,努力降低企业风险。财务风险广泛地存在于财务活动之中,如债务风险、经营风险、资金安全风险等。由于风险的存在使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事前难以准确把握,例如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时,应先对产品市场做好调研,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样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较稳定,经营风险就较小。其次,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效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在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立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指标,如建立一套定量的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指标体系将各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表现出来,如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等,使与管理相关的事项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观察企业相关财务数据随设立的指标的变化,并对这些指标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的问题,可以切实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效能。
参 考 文 献
王晓东,《工业技术经济》,2005,第1期
贾九捷,《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05
李永宁,《现代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研究》,2006
袁晃,《现代商贸工业》,2007,第10期
付振萍,《浅探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
罗伯特·C.希金斯,《财务管理分析》,2009,第8版
魏玲、汤学兵,《科技创业月刊》,2005,第11期
刘天明,《经济师》,2007,第10期
章登余,《当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2009
黄丽莉,《现代商业》,2009,第15期
杨宝平,《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