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59
论《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摘 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蒲松龄以其如椽巨笔,.其中,“书生”这一群体形象非常值得我们注意。书中多数内容是以幻想的形式来谈狐说鬼,但内容却取材于现实生活,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明清时期,文人常叙烟粉、灵怪故事,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清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又在科举路上挣扎了大半生,可以说《聊斋志异》是他惟一的安慰。作为落魄书生的蒲松龄,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憎恨是无法得以宣泄的!他的科举梦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变为真实,也只有借助狐仙鬼魅的力量来聊以精神的自慰!
[关键词] 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生形象憎恨邪恶 读书成痴 庸俗观念 好逸恶劳
一、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先生的这副对联,或许是对这部小说集的风格特点最好的概括。清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是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这部短篇小说集由近五百篇独立的文章构成,人物主要是读书人(书生)以及众多的狐仙鬼神们。作者似乎并不管所记的事情是否合乎常理,他按照社会现实来描绘,并依附于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加工,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及众生相。尤其是对千百年来,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群体----知识份子群的深刻揭露!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似乎是游离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始终怀着一种浪漫的信念来生活,却又往往清楚的认识到了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他们满腹经纶却又往往不得志,在入仕和归隐之间挣扎痛苦着,又在实现理想以后糊里糊涂的与整个社会同流合污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为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
.]
不难看出,蒲松龄笔下的那些书生显然是含有自我塑造、自我寄托意味的,他们身上既有蒲松龄现实生活中的影子,也有自己理想人格的投射。
蒲松龄是一个地道的读书人,蒲氏虽非名门大族,却世代读书。19岁的蒲松龄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政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但是很让人郁闷的是,初试大捷以后的他便屡试不中,而蒲松龄又以非常人的韧劲一直坚持考到七十余岁。最后别人实在是看不过去,可怜他才给援例取得了个贡生的科名。我们可以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幅上联中看出一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蒲松龄有着怎样的超强自信与远大理想!可惜的是残酷的现实却一次次冲击着这个在科举道上挣扎了大半生的读书人,可谓是尝尽了世道的艰辛,看遍了仕途的怪象。虽然他强忍悲情地喊出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言壮语,可惜的是“卧薪尝胆”却始终没有改变现实!最后只能让这个才子躲进茅屋,逃避现实地拿起手中的笔去编写属于自己的美丽的梦想罢了。或许常人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无奈、愁苦、难过与愤怒!
然而对于这个“无财空有才,有梦孤自慰”的蒲松龄来说,他除了考取功名而外,最大的梦想就是寻找一个浪漫而又美丽的理想情人与自己相挽着过着“月下怀抱温柔体,花前共诉衷肠语。粗茶淡饭飘诗味,梦中也有紫罗香。”的生活!可惜的是陪伴他的只有少言寡语,讲究实际的荆钗布裙的刘氏。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