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规范赊销业务,避免坏帐损失。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否一定能够保证避免坏帐损失呢?英国有关内部控制的哈姆佩尔报告认为:内部控制只能为此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有效性”的保证。事实上,确保会计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的共同完善: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序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需要公司治理规范的创新以及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对接为基础。
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实践来看,不少企业存在着董事会“形备而实不至”以及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权责不明晰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使董事会能够独立自主地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关键性作用,必须杜绝董事会成员与高管人员的交叉任职,加大董事会在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的深度与广度,使之切实参与内控制度的制定与监督,并将执行情况作为考核企业领导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2、完善外部监督,优化外部监管环境
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要想行之有效,不仅要求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也依赖于企业外部良好的监督机制做为保障。就是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审计中的责任。由于应收帐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因此,必须将评估和考核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业务内控制度工作,作为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内容。以此来充分揭示出应收帐款潜在的风险,客观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从而促进企业严格执行内控制度,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有序,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五、赊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的现实应用
赊销是一把双刃剑,在没有任何内控制度下的赊销,最终给企业带来的只能是企业资金不足、周转困难,实际利润降低,严重制约和威胁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而在内控制度有效的控制下,通过适当的赊销可以扩大销路、提高市场占有率;赊销不仅不可怕,还可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广州白云山制药集团和一汽大连柴油机分公司在信用和赊销控制上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广大企业借鉴。
广州白云山制药集团是我国著名的制药企业之一,该企业在未建立赊销内控制度之前,应收帐款曾高达1.1个亿,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资金难以为继,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后来企业建立了以全程信用管理为标志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赊销行为,销售额每年以30%— 40%的高速增长,而逾期应收帐款却每年下降4%,真正使销售与回款由两难变成了双赢。
一汽大连柴油机分公司同我国所有大型国有企业一样,都曾深为资金拖欠所困。在应收帐款的管理上,一直没停止过积极地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后来在东方保理北京博升通管理咨询公司的帮助和信用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管理诊断和设计,建立起了一套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和赊销内部控制体系。这套内控制度的实施,使该公司的营销能力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大为提高。在刚开始实施的9个月时间里,利用授信赊销额就达一亿多元,占集团外销售的30%,但当期回款率却控制到了约98%。既促进了销售、改善了客户关系、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企业经营步入良性循环。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来自世界各国(地区)的企业在本土市场展开直接较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赊销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市场竞争工具。赊销内控制度的合理与完善程度已成为影响未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立科学、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
引文注释:
(注)高一斌 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年第二期,第5页。
参考文献:
高一斌 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第5页
高淑东 杨丽娟:《谈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会计之友》2005年第2期第75页
郭秀珍:《完善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会计之友》2005年第2期第24页
袁秀兰:《当前企业应收帐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会计之友》2005年第五期第23页
李丽华:《浅谈企业应收帐款形成原因及控制途径》,《会计之友》2005年第4期第17页
阎达五 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会计研究》2001年第2期第9页
杨有红 赵佳佳《试论资产减值内控制度的完善》,《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第20页
齐莉:《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思考》,《会计之友》2005年第2期第55页
李若山 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第35页
李玉萍:《别让赊销这把剑刺伤》
企业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