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因素,教师健康的心理条件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教师和学校领导在各学课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绪条件,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一个小孩子,自不同家庭不同环境的孩子,在行为和习惯方面也都各不相同,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娇生惯养,所以他们的心理也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的人生理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文化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针对当前需要展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良好校风建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校风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
校风是一所学校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当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时,才能对人的活动有所作用,成为有意义的因素。这种以观念形式而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环境,称之为“心理环境”。校风就是体现为这样一种特定的心理环境。
良好校风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校内环境的建设,学校内环境能够给学生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植物、种草和栽花,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景。校园墙壁和楼梯墙壁张贴校风、校训,名人名言、安全警示。开设专用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有学校组织开展的评先评优和优秀学生的光荣榜及事迹介绍等等,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充分感受到良好健康的氛围。第二是学校内师生之间的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的具体表现。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经指出,“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学校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用和学生身心发展,应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小学校园这一人物集合体中,人们品德言行的优劣、遵纪守法的行为准则,学习风气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校风形成的质量。这也是校风作为独特心理环境的核心作用。
2、校风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学生身心、陶冶情操、改善学习紧张的心理环境。如通过精心组织和有计划地安排,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融洽师生关系,增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在这些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树立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不段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校风与班风建设
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必须建立良好的班风。小学班级内部是“心理感染”的重要分析。主要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直接受到情感传播的感染。班主任工作要抓好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应突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心中理想的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的模范,热爱班集体和热爱学校的情感。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互相学习,积极协作的精神。学生在班集体的心理感染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表扬先进,对不良行为给予指出和帮助。在树立良好班风的基础上,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小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特别注意观察,教师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对学生产生直接的或者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1、校长应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