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管理主要问题及策略
教育从大的方面来说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对国家、民族、人民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启蒙意义,可能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发展。对此,在小学教育中,相关教师应重视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为学生之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教育基础。因此,在小学教学中的教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尤为迫切。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对小学教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学管理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学校只有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才能契合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从而间接获取更多当地政府政策倾向和教学资源。因此,梳理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和优化建议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分数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导致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按照自己意愿对学生进行单一、固化的教学。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逐渐成为学习机器。这样陈旧、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势必对小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2、教育考核形式单一陈旧。
当前我国仍有部分学校,尤其是经济落后,设备不足的小学,采用单一、陈旧的考核形式。而这种考核形式中,多以成绩、分数决定教师、学生的优劣。其具体表现为:在学校教师考核、学生考试中,学校常以“一张试卷”作为考核的形式。而教师、学生考核后的分数就是对该教师、学生评价的标准。这样的形式忽视了师生的实践与综合能力,导致师生的学习重心向分数偏移,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师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师综合素质素养不高。
分析当前我国小学教师师资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是中专、大专、大学文档的,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师甚至是“无证上岗”。这些教师中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且专业素养、职业技能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一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管理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权利与威信要求学生听讲。将学生学不好、课堂效率低等问题都归为学生的过失,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育管理方式很难达到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根据现在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完善,尤其是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风格和专业水准都有待提高,而且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学术的热爱等方面都有待提高。现在很多小学教师大都偏向理论型,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不高,对小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的分析和探讨中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未能关注每个学生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再者,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培训缺乏长期有效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严重影响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
二、改善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策略
小学教育管理主要问题及策略(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