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33
学校管理中教师激励的途径探析
[摘 要]明确教师激励在教师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激励途径:按需上岗,公平竞争,完善教师聘任制;健全教师考核体系,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明主管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改善教师薪酬。管理者只有充分实施激励途径,才能激发教师潜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关键词]学校管理 教师激励 途径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运用激励激发工作潜力,从而提高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想要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管理者就更应该合理运用激励,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校管理中教师激励的重要意义
教师激励在学校管理中意义重大,通过激励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和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内部强大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协调、持续、高效发展的必要因数。
1、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效率
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增强是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的关键所在。在现如今社会中教师的积极性能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自身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当然,学习和实践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激励是其中最能发挥效用的一种手段,通过激励来使教师发挥最大的潜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钻研新课改、尝试新教法,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总而言之,维持和利用一定的激励手段,为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激励可以使人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50%左右。这就表明,能力的高低是可以通过激励来提高的,管理者充分合理的利用激励,工作效绩便会大大提高,员工也对会工作发挥出巨大的热情,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激励,使教师在工作中充满热情,积极去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
3、有利于增强学校凝聚力
教师在校园中既是管理对象,又是依靠对象,无论如何管理者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校,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教师不能被定位为一般的雇佣者;竞聘教育岗位的改革也不能被看作是对教职工的管制手段,否则会导致教师队伍不稳、人心涣散,从而使得教育质量停滞不前。管理者应及时对与改革有抵触情绪的人进行零距离交流沟通,做到言尽心至。沟通的过程既是换位思考的过程,又能更好的使双方地形成共识,化解矛盾,这样也能让教师感到被理解、被尊重的快乐,受到感情激励,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学校管理中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激励可以促进教师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激励的作用已在教育管理中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激励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教师激励还存在着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