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产业分工在世界大范围内开展。本文结合国际分工发展的趋势,从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当前发展形势,并从优化加工贸易产业链结构、改革监管体制以及改善政策环境等多方面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正文】:
刚刚举行的建国60周年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政治军事的发展成果,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如此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们知道早在2003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就高达60.3%。而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了很大部分便是加工贸易,为此,我们应该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对外开放30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经历了“探索与鼓励发展”、“快速发展与规范管理”、“加强管理与促进发展并重”和“调整结构与转型升级”四个重要阶段。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我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达到986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出口比重的45%。其中,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比重将近3/4。由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近些年来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发展相当的迅速,据资料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在1998年到2007年的9年之间由64.5%上升到了81.86%。由此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成效。不过对于一直以来似乎是悄无声息的民营企业也毫不逊色地发展了起来,在同样的9年间,其加工贸易额增加了两百多亿美元,不单是在贸易额而从其加工贸易规模也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十分良好的。至于国内的民营企业是否能够逐渐取代外资企业而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我们将拭目以待。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但产品结构正在逐步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不断地吸引新技术以及对产品价值链的延长,我国加工贸易自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最大增长点。比如从90年代中期以来,境外大量IT产业转移到我国从事加工贸易活动,到目前为止IT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
再者,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长,这也最根本地使得我国总的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度地逐年增长。换句话说,加工贸易顺差对我国贸易顺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数据显示,在1994年至2008年间,一般贸易差额有顺差也有逆差,而其他的一些贸易差额则均是逆差,但是唯有加工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而且顺差的增长幅度与我国贸易顺差的增长幅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对外贸易的顺差逐年增长,其中加工贸易的顺差是起了确定性的作用的,其实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全球贸易争端的一个缩影。我们都知道我国加工贸易产品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我国加工贸易“大进大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就如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产品是我国加贸易产品出口的主导产品,其出口量过多而且价格过低,从而导致近几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起诉案件明显的增加,离我们最近的案例就是“轮胎特保案”。贸易摩擦会给我国出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使我国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受到挤压,不管是对我国的加工贸易还是其他的贸易都会与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二)加工贸易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1.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 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