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制定的较高且比较完善的包装材料标准,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复用和再生等制度,是为了防止包装材料及其形成的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危害,结构不合理的包装容器可能损害使用者的健康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但某些过于严格的绿色包装措施,则可能事实上妨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
5.绿色补贴制度。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而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有时只能为此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发达国家又以这种“补贴”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
6.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人类及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对产品实施全面的严格检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影响最大的产品是药品和食品,为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检疫制度,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建立了近似苛刻的检疫标准和措施,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
(三)绿色壁垒的基本特点
绿色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内容上具有合理性。
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而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
2.保护对象上具有广泛性。
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有关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等几乎所有产品。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对产品从生产前的设计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有限制。
3.保护方式上具有隐蔽性。
绿色壁垒的保护方法既不象关税壁垒那样赤裸裸,也不象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那样在限制贸易的同时残存着一定的透明性。而绿色壁垒是一只手拿着环境保护的大旗,另一只手拿着大棒,制定繁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和设立诸多环保制度,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而无法对付和适应,但又不易产生贸易磨擦。
4.实施效果上具有歧视性。
有些发达国家往往依仗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尖端技术,根据本国和他国的具体贸易状况而采取不同的手段,使进口产品在销售、推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等方面所享受的待遇低于本国产品,使国民待遇原则受到扭曲。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原因
(一)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2(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