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原因:
1、与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进口禁令等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壁垒能较好地回避分配不合理和种种歧视性问题。
2、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促进国际贸易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加剧了经济贸易的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并未因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而偃旗息鼓,而是变换手法,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于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壁垒便应运而生。
3、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扩大。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各种绿色食品、生态能源、无污染产品等绿色消费的比例不断增加。
4、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WTO规则体系的漏洞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受经济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增加、优势产业空心化等影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一方面,发达国家大力倡导自由贸易理论,在WTO框架内,打开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市场,为其具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和知识经济提供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在不具优势的领域,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市场准入方面,他们高筑环境和技术壁垒,大力提倡绿色贸易,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设置不能达到的标准。由于WTO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规定比较模糊,使争端常常无法可依,许多案件依靠专家组的解释,这些法律的漏洞使绿色壁垒大行其道。
(四)特征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绿色贸易壁垒具有表面的合理性。绿色保护主义的口号是保护地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口号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因而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支持。
2、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内环保法规都作为其理论上的依据而存在。乌拉圭回合尽管没有在环境和贸易的关系上达成一致协议,但其最终法律文件已明显带有环境保护痕迹。所以,与其他非关税壁垒不同,有关的国际贸易立法并没有在法律上对其加以明确的禁止,但也没有明确赞成,所以绿色壁垒有其存在的可能性。
3、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到的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中间产品;不仅规定产品的质量,也规定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消费处理过程。
4、绿色贸易壁垒一般由技术和环境水平都比较高的发达国家作出,最主要是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由于各国当前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却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往往被拒之于发达国家国门之外。因此,这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环保标准是极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过程和方法、包装贮运、组成成分及性能等存在诸多不利于环保的因素。就当前而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是弊大于利。
(一)不利影响
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比较高,环保标准十分严格,而我国由于诸多方面的限制,环保水平和标准在近期内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这就造成了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禁止进口、退货和索赔案例非常之多,尤其是对畜牧业、水产业、果品业影响较大,如美国实施强制性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HACCP),给我国虾产业带来沉重打击;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将每年的1月定为中国产蔬菜质量强化月;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对我国禽肉实施进口限制使我国每年损失近亿美元。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每年增加5%左右,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和强化,农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畜产业、水产业、果业、蔬菜业等。2002年1到3月美国药品管理局扣留的进口农产品达12025批次,其中,中国为1140批次,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