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与绿色贸易壁垒有关的外交工作。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对于减少我国当前农产品出口的受阻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外交策略运用得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提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措施,发展中国家则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因此,为了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我们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积极参与谈判,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环境条款。二要以国际规范为依据反对进口国无理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于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无理的绿色壁垒,或进口国将其国内环保法规实施到境外,或进口国以隐蔽形式做出的各种贸易歧视,我国要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起诉,赢得主动权。三要注意绿色贸易壁垒发展的国际动态。要加强对国际及外国绿色标准的研究,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特点,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建立绿色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反复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打破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
3、大力推进生态型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在农业经营中,小规模经营和大规模经营的技术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了以杂交玉米、杂交小麦、杂交水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之后,生物和信息技术也逐步渗透到农业种质资源、动植物育种、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应用自然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绿色贸易壁垒随之出现。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对农业生产的某一阶段提出严格技术要求,而且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所从事的社会化生产。农业的标准化,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具有科技推广和科学管理的双重属性。从长远计,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以农业科学技术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实现对农业生产从农田环境、投入要素、生产过程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控制。要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4、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现代农业的生态型技术,只有在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组织中才有条件采用,在这样的组织中实行的不是传统农业条件下独家独户的经验式粗放型管理,而是一体化经营,讲求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的统筹考虑。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领域、不同过程、不同环节,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品质,都要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和严格细化的检查、监督、检测指标。我国要视绿色贸易壁垒为改造我国农业组织的持久动力和外在压力,对现有的分散型农业组织进行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问题。只有对分散型农业组织进行改造,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在价格上的比较优势才不会被绿色贸易壁垒所抵消。
5、建立农产品外贸应急处理体系。虽然大量的绿色壁垒经验教训已警醒了我国政府,增强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部门的全局意识,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信息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跨越国外绿色壁垒的信息环节,但是,在管理体制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协调起来,出口农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各个企业往往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延误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农产品外贸应急处理体系,对处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有着重要的意义。整个农产品出口行业应组织行业协会,委派行业代表,在研究并充分应用WTO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统一对外谈判和交涉。应界定现有各类协会、商会、中介组织的职能、权利和义务,当发生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争端时,由当事行业的协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以提高对外交涉效率,增强国际谈判能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还应进一步建立和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使其在维护企业利益、开拓国际市场、突破绿色壁垒和解决贸易争端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绿色贸易壁垒既是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阻力,也是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动力。我们要乘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进一步重视农业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孙锐:《江苏农产品如何跨越绿色壁垒》,《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第28—29页
周荣荣:《技术贸易壁垒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江苏农村经济》2005年 第10期,第42—43页
赵世民:《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业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45—47页
马涛:《绿色壁垒关乎哪些行业的生死?》,《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6期,第20—22页
张汝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农村经济》2003年第12期,第13—14页
刘春煜:《积极应对危及我国农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第5期,第108—110页
苏鸿鹄:《试论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出口》,《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卷第3期,第30—32页
林汉川、田东山:《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54期,第13—17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