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进一步提高建材业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我国生产的建筑装修塑料产品,不仅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受欢迎,而且在东欧诸国也颇有市场。随着建材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引进国外产品的同时,把技术也带进来了,经过消化吸收,使国内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例如这些年我国实行积极的改革政策,同一些国家的外贸互补性很强,加之国外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纯天然的建材逐渐被塑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所取代,使得国外需求不断增加,这一切都为我国塑料建材产品的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面对当前的建材市场,我国还需切实加快建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针对我国当前建材产品科技含量低、加工粗放、资源消耗大、环保性能差等问题,以建筑应用为龙头,确定新型建材的主导产品,大力促进建材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制定适应加入WTO需求的新型建材科研、生产与推广应用规划,缩小和国际水平的差距。
(六)充分利用社会权益资本,扩大融资渠道,并加强监控
我国要加快房地产证券化步伐。房地产业是对巨额资金高度依赖性的产业,过去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然而由于银行贷款中存在的大量呆帐、坏帐,要想通过银行来扩大融资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市更容易募集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上市企业”的强大品牌效应也会有助于提高企业资信,使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支持,有利于企业做大、加强战略的实施。在现行经济体制下,由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业实行强有力的调控是完全必要的。这包括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制止各地盲目兴建各类开发区、旅游区、创业园等活动,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警信息系统,严格监控金融贷款的运作状况。应当明确,房地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发展房地产业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住房制度的深化改革、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然而,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百姓住房梦难圆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现阶段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并加以防范和制止,进而消除“泡沫经济”现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从而才能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加入WTO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既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又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近期看可能是利弊相当,长期看则是利远远大于弊。入世不论是对政府的管理水平、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能力,还是从房地产中介服务的水平来说都是一个发展契机,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并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环境,外资强有力的挑战也必将加剧行业的竞争,从而对现有的企业形成冲击。迅速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不仅是竞争,其实更重要的是国内市场给我们带来的机会。我国房地产行业在5年或者是10年后,将面临真正的考验。而纵观近年中国新出台的房地产法律法规,房地产行业规程与规范文件等,几年的实施过程表现良好并平稳有序地发展着。相信我国会抓住加入WTO的契机,迎刃而解、循序渐进地朝着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将国民经济与房地产建设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郑华:《房地产市场分析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美]尼尔.卡恩,约瑟夫.拉宾斯基,罗纳德.兰卡斯特,莫里.塞尔丁:《房地产市场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刘洪玉:《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兰纪平:《房地产与泡沫经济》,中国检察日报出版社,2003年12月29日第3543期。
5、杨育谋:《中国外资》,商务部研究院,2005年第2期。
6、蔡穗声:《南方房地产》,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2005年第8期
入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