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观察:师生互动定性分析
摘要:
课堂观察对于教师而言,是诠释、理解课堂事件背后的意义最直接的途径,具有更高的专业价值与必要性。而对历史课堂互动的定性分析,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课堂互动就是改变教师满堂灌及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在历史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历史教研 师生互动 定性分析 专业成长
正文:
2010年12月,市教研员前来我校调研期间,我初次认识课堂观察这一科学的教研方法。数月来,我一方面加强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一方面积极实践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
有人说,“真正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是教师的个人理论,这种建立在公共理论与教师实践感悟基础上的个人理论内隐而深刻,不易形成,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通过对课堂观察方法的理论学习,我懂得,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收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与学行为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必备的一种重要专业素养以及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课堂观察方法能够有效地改进我们的教学,促进我们专业成长。本范文由范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范文,请点范文格式范文查看
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和当前教育改革局势,我把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作为观察重点。为此,我先设计了师生互动观察量表,如下:
观
察
记
录 观察内容 次数 效果评价
5 4 3 2 1
教师提
问类型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3.论证性问题
4.比较性问题
学生提
问类型 5.理解性疑惑
6.判断性疑惑
7.实证性疑惑
互动类型 8.师生互动
9.生生互动
10.师班互动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11.以问题推进互动
12.以评价推进互动
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过程记时 14.30秒以下
15.30秒以上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16.热情
17.冷漠
18.忽视
互动管理 19.有效调控
20.放任
综合评价
我就十余年的教学,结合我近期的课堂观察,对高中历史课堂师生互动做一下定性分析。
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定性分析。
1.描述性问题。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的描写与叙述,要
求学生能够从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全面而准确地回答。这一提问类型在历史课堂最为常见。历史的学习通常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实,如“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等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这一类型的提问运用比较熟练,一般多安排在新课学习前对上节知识的复习时。
历史课堂观察:师生互动定性分析(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