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占75%。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净减少1774万人,集体企业净减少1837万人;同期,私营个体企业却净增2796万人,外资企业净增546万人。现在,在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超过6000万人。实践表明,近年在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年均净增300多万个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二、民营经济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应变能力强;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民营企业一般投资较小,追求利润动机强,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等。民营企业正是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活跃在大企业尚未涉足的新兴领域、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和技术创新领域,活跃在品种多、批量小的加工、配套、维修领域和零售、服务等本小利薄的领域,以及需求分散、个性化要求高的领域。由于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些领域竞争更加充分、市场更加灵活。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就相对较快,经济发展就更具活力。
三、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新技术的载体是掌握了技术的人,而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具有明显的创业者与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紧密关联机制,可以最充分地调动新技术创业者创业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到1997年,我国已有民营科技企业7万余家,有不少民营科技企业登上了科技高峰,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几乎连年以50~100%的速度发展,效益连年翻番,很快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企业,跻身于世界高技术产业竞争行列。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四、人际资源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
一、根据人才的专业和特长来决定人才的配置,要使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特点,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员工的相处融洽,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
三、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将自己复杂的工作完成的更好,将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加强对于员工各方面素质的培训,既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升,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五、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