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很少是从企业战略层面来考虑的。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来考虑人才的引进和配置,导致人才的引进也只是为了应急需要,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战略性认识,导致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控制”和“服从”, 而忽视人性化的管理,忽视与员工的交流,忽视对员工授权赋责,更不愿让员工拥有对企业相关情况的知情权,使员工工作起来目的性不强,效率不高。这使得员工的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丧失归属感和忠诚度,导致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现象严重。
(四)、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缺失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升,他们对人力资源资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逐步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意义。但是,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与企业战略规划并不协调。在民营企业初期,会向市场和销售倾斜,而到了稳定成熟期,民营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将“人情”与“人性”混淆,导致以人为中心的说法沦为空话。另外,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人才流动性太大,所以民营企业也不愿意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的基础性投资,这又进一步使得人才流动性变大,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民营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案例:目前公司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企划,商品,设计,财务)基本是家里人在做,思想比较保守,创新能力有限,会造成企业发展比较缓慢,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专业对口的人才引进,各岗位职责规划不清晰,不能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都是自己一家人,有些地方能省就省得做事情,没有合理长期的规划,目标不明确或随意改动也常有的事情。
三: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制度安排的战略性凸显不够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而展开,包括薪酬、绩效考评以及培训机制等。而我国民营企业在这些方面是严重滞后的。一是薪酬制度的战略性激励不够。民营企业薪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提成的做法,这种单一的薪酬体系是不能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的。二是绩效评估的战略性凸显不够。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依据企业既定目标和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的,缺乏完备的考评指标和方法,对员工的考核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培训开发力度的战略性严重滞后。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
四:结论与展望
如前所述,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缺乏认识,甚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人事管理层面上。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思考,导致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民营企业首要的任务是要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观念。这是民营企业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具体要树立这样的思想: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企业一切活动成败的根本,企业的一切都要从人出发,企业应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思想,强调把人看成一种资源,而不是成本,看作第一位的资源,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用好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使企业成为协同作战、团结合作、高效创新的团体。我国民营企业应根据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依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制定一套既有战略远见又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规划。只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对策:首先第一:要解决家族式的管理思路,要引进一些专业类的人才,做专业的事情,第二:是岗位部门责任规划清晰,事情该谁去做就谁去做,第三:建立和建全整个企业的福利体系,第四: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对企业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邓亦云.人力资源万事通.[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91-96.
[2]徐成德、闻国.小企业管理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363-365.
[3]王改弟、牛建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7-30.
[4]严红、李青.小企业经营管理宝典.[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98-101.
[5]周悦娜.当前企业招聘工作现状研究.[J].中国商界,2010(11):225-226.
[6]Edited by David Irwin.Managing and Employing People.[M].Shantou University Press,2004.
[7]Edited by Kevin.C.Klinvex.Hiring Great People.[M].Chinese Standard Press,2005.
[8]王珏.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对策.[DB].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2004-10-19.
[9]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