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创新社区服务体制。政府在社区管理中承担的角色应该是方案与政策的制定者、社区建设的支持者、观念与价值的维护者、社区建设过程的监督者。
第二,扶持社区组织,增加社区投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实现对社区中介组织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推动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与完善。另外,有关部门还要考虑增加社区投入,把有限的社区服务事业资金用于社区服务,也要引导社区建立社区发展资金,凡社区内的单位和组织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区作贡献,按相应的规定缴纳一定的社区建设费用。
第三,培养社区人才建设能否持续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综合素质强、积极性高、人员齐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政府应把培养职业化的社区工作队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如何使社区行政管理改变“被动”为“主动”呢?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独立的监督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独立监督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管理中来,原来“自查自纠”造成的责任不负责,工作不落实会得到一些改善,同时也会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但是这仅仅是外部的推动,社区工作人员长时间形成的办事准则,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短时间内改变,工作起来难免存在消极态度,虽然现在社区工作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但是还是以中老年人居多,且年轻人对社区管理工作热情度不高,对工作不感兴趣,社区状态沉闷,没有活力。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刺激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解决社区因为工作任务繁多而无法走访的问题需要在人员上增加数量,如果增加工作人员会给社区行政管理机构带来经济负担,那可以增加志愿者,也就是自愿为社区服务的人员,由他们来分担部分工作。如果社区内有缺乏经济来源但又可靠的居民,也可给予少量的经济报酬让他来完成小部分且简单的社区行政服务工作。另外还需要责任的细化,每一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哪方面的工作要分配清楚,权责明确,这样就不会出现工作人员众多却办事效率低的情况。
. 对社区的重大问题或事情,由居民自己决定,提出方法意见。例如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应当逐渐由社区群众自己来掌握,并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进行规定。其中,居住在本社区应当是首要的条件,因为只有居住在本社区,他才具备了当选社区自治组织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他才能够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并根据本居住区的特点与居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开展社区活动。
改进居委会的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居委会工作的志愿者化和公益化。一方面,大量招募社区居民作为居委会工作者,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另一方面,还应该改革居委会工作的报酬机制,除了少数专业性的全职人员可以拿工资外,其他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报酬应该津贴化。
(三)深化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观念
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面、多领域的,我们社区提供的服务也相应地在内容、深度、广度上面都达到更高层次。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社区居委会、居民物业管理、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四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更开通了一条便民热线,开展面向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也在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专业修养,以增强服务意识。社区通过相关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居民群众掌握了不同层次的技能,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扩大了就业空间。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归属感,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同心力。随着社区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稳步实施,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初步形成。解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要在有激励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来拔高工作他们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要让他们接受新的理论和工作方式,意识到社区行政管理工作在新时代下的变革和创新,学习到新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方式。除了学习之外,引进新鲜的血液也是必不可少的,聘请社区内一些退休的管理人员,增加有能力的工作人员和学历高的年轻人,这样不仅可以给本地社区行政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技术方法还会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
提倡推行社区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由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者在居委会兼任副职,或者担任社区议事班子主任、副主任。能使三个主体之间增进交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为建设文明社区搞好服务,提高居住区管理水平,同时,还可能及时化解矛盾,开诚布公地协调处理出现的问题。在一些地区探索试行并推广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
四、结论
总而言之,社区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加强社区管理,发展社区民主自治,增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切实地推动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行政管理在社区中的独特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很好地推动我们国家社区的建设,更能够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陈洁.我国现阶段社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4期
[2]陈群祥.关于新时期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东论坛,2008年02期
[3] 王雪婷.浅析我国社区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4] 王焕如.发挥社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闻爱好者,2010年12期
[5] 王青.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年02期
[6]谢婷婷.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与对策[J].理论与实践月刊2005(8).73-75[7]郭强,郭耀煌等.我国社区管理模式适应性研究[J].软科学2006(1).65-68[8]陈振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23-526[9]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55[10]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1]沈荣华.现代法治政府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