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教师应做的第一门功课就是带领幼儿读诵《弟子规》。由于《弟子规》全篇都是以三个字为一句话,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音律舒缓。幼儿读诵起来朗朗入口非常顺畅。教师在带领幼儿读诵时一定要把感情投入进去,音译顿挫要掌握好拿捏到位。如果能够用古筝音乐来配合读诵效果会更好。这样幼儿跟随教师读诵起来就很容易接受,像是唱歌谣一样能够激发幼儿兴趣,这样会使幼儿即使是放学回到家里也不会忘记读诵时的乐趣。《弟子规》中对读诵的要求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教师要求幼儿读书时要注意有“三到”所谓“心到,眼到,口到”就是指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按照这个要求读诵幼儿很容易集中精力并牢记于心。另外在刚开始读诵一本书时,就不要想着去读诵其它的书籍,这本书还没有看完就不要开始去读另一本书。只要按着这个方法读诵幼儿就会迅速提升读诵水平。达到熟练读诵的教学目标。
一般幼儿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读诵,基本就可以很熟练的读诵全篇《弟子规》了。虽然没有完全背诵下来,但是教师只要读诵第一句,那么幼儿基本就可以接下一句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个背诵的环节了。《弟子规》一共分为八篇,对于幼儿来讲是分量有点多,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很好掌握的,如果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来背诵,每天利用十分钟背诵简短的四句,因为只有四句幼儿很容易牢牢地记住并朗朗上口。这样就给了幼儿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背诵的热情。到第二天,把当天学习的四句背熟,然后再把前一天学习的四句再复背一遍,第三天,第四天。。。。。。周而复始,这样用不了多久,幼儿就将整篇文章都装在心里了。此时已经圆满完成了由读诵到背诵的提升,这个时候就到了落实的阶段了。
因为《弟子规》里面讲的都是我们平时为人处世,一言一行的行为规范。所以当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事物时,就会联想到《弟子规》里面的规范和要求。很轻松的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幼儿在玩玩具时,有时非常喜欢,就放在自己的兜里。这时当教师带领大家读诵《弟子规》第二篇中“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当读到这句时,幼儿心理就会警觉,认识到自己做错事了,玩具虽小,但是由于自己私自藏起来,要是让老师家长知道就会很伤心的。马上就会生起惭愧心,知道自己做错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这时,《弟子规》后面的第五篇中就告诉了我们“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四句告诉了幼儿自己是出于喜欢好奇才藏了起来,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改正认错就可以了,就是好孩子。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别人没看见就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这样就是错上加错了。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幼儿从犯错误到认识错误然后是改正错误的行为给予指正,给幼儿起到良好自律作用。
人无信则不立。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当幼儿出现说谎话的现象时,教师应以《弟子规》第五篇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来警示幼儿,说出的话一定要实事求是,而且一定要做到。因为一个人遵守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千万不要欺骗别人。胡乱的说虚假的话。通过这样的教育,幼儿心理就明白诚信的意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以生动活泼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了,《弟子规》里面的小故事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在幼儿听讲的同时受到了感人至深的教育。在第二篇“入则孝”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两句与之对应的故事有楚国时期的孟宗,因为母亲在冬季里想要喝上一碗新鲜的笋汤,而到竹园四处挖笋。终于孝感天地,挖到竹笋。从而留下“孟宗哭竹,冬日生笋”的千古佳话。还有“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与之对应的故事是,南北朝时的高士,任孱陵县长,为父治病,竟然赏粪便味道来配合中医对症下药终于转危为安,留下“黔娄尝粪,忧亲病危”的感人故事。又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有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学习十分勤奋,为了早起读书,用木头做枕头以便早起,后来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温公警枕”的励志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与幼儿互动,使幼儿学习古人都是怎样对待父母的,都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情。要求幼儿寻找自己为父母所做的事情有哪些是与《弟子规》要求相近的,有哪些是不符合要求的,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孝敬父母的。在“出则悌”这一篇中,教师指导幼儿与小朋友相处时应遵循的原则,教导幼儿之间互动,表达彼此有没有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吃东西和用物品方面,有没有与大家分享。教育幼儿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为荣。以傲慢无礼,打架骂人为耻。以分享为荣,以自私为耻。鼓励幼儿讲自己的故事,说说自己都为小朋友和家人分享了什么,都做了哪些好事,怎样帮助小朋友的。通过将故事和与幼儿的互动,会极大的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在幼儿园和家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弟子规》在幼儿心理扎下了根。
三.结论
有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弟子规》教学一定会在幼儿园遍地开花结下丰硕的果实。《弟子规》在幼儿园的应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再现,是展现人性的真、善、美的起步教育。幼儿从小就扎下仁义礼智信的根,长大以后就会诚信待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有爱、家庭和睦、不贪财、不追逐名利、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样的人全社会都需要。所以从幼儿开始学习《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将《弟子规》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之中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细讲弟子――幸福人生讲座.华华出版社.
[2]浅析《弟子规》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推广
《弟子规》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