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节日营销策略探讨
目录
一、电商节假日营销策略分析
(一)、产品策略
(二)、价格策略
(三)、渠道策略
(四)、促销策略
二、电商节假日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价格欺诈现象增多
(二)、消费者会盲目从众
(三)、低价导致恶性竞争
(四)、物流压力空前增大
三、电商节假日营销建议
(一)、要注重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在进行节日营销策划借势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三)、做好消费者权益保障
四、后记
电商行业节日营销策略探讨
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企业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商界掀起了一场电子商务的浪潮。微信和支付宝的大量应用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网购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网购已经不能称之为“时尚”了,二“日常”则更为贴切。当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加班时间长,休息时间反而大大缩减,有限的休息时间不能浪费在繁琐的比价、挑拣上,于是网购基本成为日常购物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网购用户数量、网购渗透率、网购交易额均有迅猛增长。从网购用户的年龄分布来研究,31-45岁的用户约有38.33%,29.32%的用户为26-30岁,17.94%的用户在19-25岁之间。由此明显看出,国内网购用户基本是偏向年轻化的,19到40岁的网购用户就占比85.59%,电商行业还是应该将目光更多的投放到年轻人的身上,他们才是消费的主力军。仅2013-2020年短短8年的时间,网购用户数量就从3.02亿人迅猛增长到到8.89亿人,网购人数的增加更是消费增长的良机。网购渗透率也从48.91%到89.58%,网购渗透率的增长更是说明了网购正在日常化。网购交易金额也从0.27万亿元到6.82万亿元,再没什么是比交易金额更好的说明了。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购的普及,网购用户的增长在一开始的迅猛增长之后逐渐放缓。在现今消费升级的市场大环境下,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以及商品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看中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开始有消费者更愿意在线下进行购物,这也是电商行业的一大考验。在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面前,如何吸引客户的目光、提高下单几率、提升下单金额都是电商的迫切需求。
从消费者发生网购行为的影响因素来看,进行网购的最主要原因是电商节或者电商平台带来的促销活动(35.73%),其次是品牌本身的促销有17.65%,再者是受到网红、明星带货在14.96%左右,或者是社交圈13.54%的影响。可以看出,电商平台和品牌的促销对消费者的诱惑力还是最大的。
想要增加销售额,引领消费浪潮,用节日的噱头无疑是最适合也最合理的安排。所谓节日,既有传统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七夕、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也有世界统一的节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包括西方的节日(情人节、母情节、父亲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甚至电商自己创造的节日(“天猫双十一”、“京东6.18”、苏宁“8.18”等),如此多的节日可供电商发挥,可以说是“全年午休”了。与其他节日相比,中国传统的节日更有文化底蕴及神话传说等等可作为宣传的手段,在获得更大的销售额和丰厚的利润的同时更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做出贡献,实现双赢。因此,电商的节假日营销成为刺激消费的关键因素,节假日营销的发展如火如荼,能不能有效利用和把握这一趋势便成为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电商节假日营销策略分析——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例
电商行业节日营销策略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