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因素
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实行的是个人独裁领导,把权利完全集中于自己手中。他个人独断设计工作中的一切,很少与组织成员进行沟通,更谈不上向组织成员征求决策意见。认为下属只要听命就行,不必多问。民主作风的领导则会把部分权力授予企业成员,并积极提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商讨组织事务与决策。同时,还关心他人,尊重他人,鼓励企业员工提出新意见、好想法。最终达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以至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而放任自流的领导虽也积极倡导组织内部的良好沟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从而使得组织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2、企业员工本身的因素
沟通是双向的,有领导的因素,也有员工的因素,即员工不愿意、不喜欢与领导沟通。之所以不愿意、不喜欢与领导沟通,首先是心理上的不平等关系。其次是企业员工自身的一些弱点。
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层管理。由于员工常常遇到上下级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得沟通不能达到预设目标。向上沟通通常只是“向上”反映情况,效率永远不会太高;在很多企业里员工大多害怕“穿小鞋’、受打击报复的心理,一般不愿反映意见;而且在沟通的过程中,有时由于比较特殊的心理因素,一线员工所传递的信息大多经过层层过滤,导致信息曲解,出现适得其反结局。
3、没有建立起活跃的沟通文化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提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员工激励、创新等问题时会提到沟通的重要性,但将沟通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研究并应用的实际管理中去的企业还很少,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抓的企业就更少了。活跃的沟通文化未建起来,就必然会给沟通造成种种障碍,如领导和企业员工对沟通作用的不以为然、公告栏不能定期更新,没有形成内部合作与反馈的开诚布公的氛围。这样一来组织支持和资源支持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实际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二)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方式不能适应新要求
从我国企业的管理情况来看,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管理沟通手段、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对企业的新要求。沟通的形态和网络多种多样,且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不根据组织目标及其实现策略来进行选择,不灵活运用有关原则、方法,沟通就不可能畅通进行。
1、语言系统造成的障碍
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将信息经过沟通渠道来沟通,但是语言使用不当就会造成沟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误解、歪曲、信息表达方式不当等。
2、不同个性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个性的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
3、对不同心理需求处理不当造成的障碍
现实的沟通活动还常为人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所左右,有些心理状态常对社会沟通造成障碍。人由于心理需求不同,可以分为成就需要型、交往需要型和权力需要型三类。承认不同个体的需要特点,在沟通时朝着满足他人需要的目标努力,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又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实现建设性的沟通。
四、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沟通水平的建议
每个企业的管理与管理沟通均应该具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企业管理沟通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具体企业的实际情况,所设置和采用的管理沟通模式,必须切合该企业的管理实际需要。企业管理沟通的具体沟通渠道、方式、内容等等的设计,也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一)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战略目标,完善沟通机制
企业管理沟通问题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管理者缺乏沟通技能,不懂得沟通技巧,但深入分析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管理沟通战略的缺位。战略决定战术,只有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沟通行为才有方向和动力。为此,企业应根据既定的总体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来制定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
1、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制
沟通要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双向的、多层级的。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形成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创造和谐轻松的沟通氛围,要让员工意识到领导是乐于并且易于沟通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被关注;使每个员工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增强领导员工之间的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
2、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首先要在制度上对于企业变化予以确认,这将有助于部门界限和功能地位的清晰,从而防止多变性带来对沟通双方的模糊认识。其次,在制度上将权利通道和信息通道界定开来,以维护组织的协调性。其次,要健全沟通制度,通过制定领导接待日制度,工作回访制度,提合理化建议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把沟通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再次,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融洽干群关系,畅通沟通渠道,保证沟通有效的进行。
3、创新沟通机制
沟通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沟通机制的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沟通机制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企业应抓住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机会,创新企业的沟通机制。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沟通机制的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企业既可建立内部网络,也可借助互联网,进行沟通机制的创新。
(二)人力资源管理者应重视和善于沟通
管理者是企业管理沟通战略的制定人和执行人,在沟通中也是最主要的沟通当事人;管理者的沟通技巧不仅可以影响企业的沟通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传授给员工来改变员工的沟通水平。对管理者加强沟通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和水平,树立管理者正确的沟通理念,养成管理者良好的沟通习惯,是提高企业管理沟通水平、实现管理沟通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1、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善于演讲、善于倾听以及敏感力仁
一个具有竞争性沟通战略的形成和贯彻实施,离不开管理者的沟通思想、意识、理念。这是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企业管理者应在管理中学会和掌握一定的沟通技术和技巧,这样,才能在沟通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2、注重沟通能力的培训
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沟通能力,首先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者沟通技巧的培训。其次是注重企业文化培训。
3、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所蕴含的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所蕴涵的思想主要有:第一,分权思想。管理沟通确立分权思想,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充分调动了各参与群体的积极性。第二,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组织中个体成员即企业员工的合理需要的满足,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第三,系统思想。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具有相关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同时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存在着连续的相互关系,因而看待和处理系统问题,应抱有动态的眼光。第四,创新思想。创新是组织适应系统内外现在或将来的变化而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他重视组织规章的作用,看重人的主管能动性的发挥,鼓励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决策、发挥各自专长、各抒己见,达到相互激发、相互补充,为规章制度的制定、企业科研发展、企业管理献计献策,使整个组织生活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征.管理沟通的三条高速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1)
2、魏江.管理沟通——理念与技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王桂琴.浅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情感沟通.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期
4、康青.管理沟通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5、余凯成.组织行为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温馨提示:第一,请注意将正文调整为为1.5倍行距。第二,请注意参考文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