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税收内容及含义……………………………………………3
(一)、环境税收的基本内容……………………………………………………3
(二)、环境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3
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环境保护措施………………………………………6
(一)、消费税……………………………………………………………………7
(二)、增值税……………………………………………………………………7
(三)、内资企业所得税…………………………………………………………7
(四)、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7
(五)、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7
三、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基本设想………………………………………8
(一)、改革和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税收措施的思路……………………………9
(二)、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基本设想……………………………………………10
内 容 摘 要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协调也成为亟待解决好的一大事情,为保证公平税赋,平等竟争,经济快速正常发展,需要运用税收扛杆进行调整,针对有利环境,为利环境,乃至破坏环境等种种情况,采取不同的课征政策,即免征、少征、多征,使有利于经济运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文就环境税收制度的内容、意义、现状、措施和方法,乃至由此提出的新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从而提出环境税收的需改进方面和具体举措。并就以上方面进行了论证。
我国环境税制构建探讨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工业化的扩大,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民众的呼声越来越大。税收作为政府用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饱受环境问题的困扰,率先将税收用于环境保护上,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欧盟委员会提出开征二氧化碳税的环境税。鉴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世界银行的有关专家建议发展中国家“针对环境的破坏征收环境税”。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将保护环境的税收作为其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可以预见全球环境税收的征收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化势在必行。一个以纠正市场失效、保护环境为目标的新的税种——环境保护税正在悄然兴起。 一、环境税收的内容及含义 (一)环境税收的基本内容
由于国情和税收政策的差异,各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容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一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作为课征专门性税种,一般称之为环境保护,它是环境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如荷兰的燃料使用税、废物处理税和地表水污染;德国的矿物油税和汽车税;奥地利的标油消费税;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课征的二氧化碳税,以及噪音税等等。二是其他一般性税种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种税收调节措施,包括为激励纳税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所采取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和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所采取的某些附加税收负担的措施。在环境税收制度中,后者通常是作为辅助性内容而存在,配合一种专门性环境保护税发挥作用的。
(二)环境税收的社会经济意义.
环境税收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所以是一种从量税。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宏观税收调控职能,是一种既重经济效益又兼顾公平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环境税收的产生拓宽了税收的调节领域,不仅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本世纪80年代被明确提出以来,至今已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联合国于1992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工程》等重要文件,确定了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很多国家也相继制定出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已加入《京都议定》缔约国成员国之一。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保护环境就成为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保护问题是无法靠市场本身来解决的。因为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环境保护等“外部性”问题,它是无能为力的。其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完全根据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他们往往既不从全局考虑宏观经济效益,也不会自觉地考虑生态效率和环境保护问题。因而,那些高消耗高污染、内部成本较低而外部成本较高的企业或产品会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盲目发展,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宏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此,市场本身是无法进行自我矫正的。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除通过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之外,还应采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根据“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开征环境保护税,把由于环境污染和对自然资源消耗而形成的社会成本,反映到商品和服务中去,使那些对环境带来危害的污染者的生产成本提高,从而把环保和有效利用资源与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作用下,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选择有利于环保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消费者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也就选择无污染的商品进行“绿色消费”。这样,企业只有加强治理污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才能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不仅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还有利于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工具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大有可为的。首先,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课征环境保护税,无疑是保护环境的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会加重那些污染、破坏环境的企业或产品的税收负担,通过经济利益的调节来矫正纳税人的行为,促使其减轻或停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课征的税款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事业的投资资金。其次,在其他有关税种的制度设计中,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的生产经营行为或产品采取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引导和激励纳税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税收是政府用以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手段。 2.体现“公平”原则,促进平等竞争。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法则。但是,如果不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个别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需要用全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进行治理,而这些企业本身却可以借此用较低的个别成本,达到较高的利润水平。这实质上是由他人出资来补偿个别企业生产中形成的外部成本,显然是不公平的。通过对污染、破坏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并将税款用于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可以使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在化,利润水平合理化,同时会减轻那些合乎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可以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有利于各类企业之间进行平等竞争。 由此可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完全合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税收的产生,既是源于人类保护环境的直接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活动主体所拥有的独立经济利益和独立决策权利又是环境税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环境税收首先诞生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环境问题是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过度地采伐森林和放牧,使植被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不仅直接危及农、林、牧业的发展,而且使自然灾害更为频繁地发生,沙模化日益严重。二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多以煤炭为主要燃料,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煤占70%以上,加之一些高能耗、重污染型企业迅速发展,使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骤增,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源。我国己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发生重灾区之一,《世界银行的环境和经济专家最近撰写的《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目前是全世界最最为严重的,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0个在中国,我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 酸雨发生区占整个国土的30%,频率高达70---80%》,此外,我国未处理的废水排放入江河湖海的总量达360多亿吨,三是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水平提高,使城市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却未妥善处理,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使我们频频得到报复。
我国环境税制构建探讨(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