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题目
正文
参考文献
内 容 摘 要
新世纪国内外环境对我国税制建设的新要求;
加入WTO对我国税法与税制的影响;
三、完善我国税法与税制,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
世贸组织的核心是《WTO协议》,是涵盖范围广泛的法律文本,涉及到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银行、电信、政府采购、工业标准、食品卫生规程、知识产权等诸多内容。从法律角度来看,加入WTO,即意味着参加者可以享有WTO规定的各项权利,也意味着参加者必须履行WTO规定的各项基本义务和严格遵守各自的“入世”承诺。其本质是契约,其目的是要约束各成员国政府将其贸易政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帮助产品制造者、服务提供者和进口商进行商事活动。WTO协议规定了成员国之间从事贸易的一般原则和共同准则,不但对于规范贸易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甚至制约着我国加入WTO后现行税收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修订。
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的形成主要源于70年代末期以来的历次税制改革。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国家对税收法制建设的日益重视,经过历次对税收法律体系的修订和完善,尤其是1994 年的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税收法律关系,构成了税收法律体系的雏形。但目前税收法律体系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整的税收法律体系还远远未建成,已有的税收法律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税收实践中立法滞后、执法不严、独立司法体系还远远未建立,造成我国税收法制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所以,加入WTO后,除了要根据规则对现行税法体系进行适应性的修订完善外,还应抓住我国更深地融入国际经贸体系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地改革现行税制,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一、新世纪国内外环境对我国税制建设的新要求。
(一)、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对税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近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形势,而且不是暂时的现象。中央把应对通货紧缩趋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明确提出发挥好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从去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涉税政策,这给税收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课题。过去,由于经济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当时税收政策的制定,目的是防止过度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引起通货膨胀。现在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使得建立在供给约束下的税制结构难以适应。某些税收政策同应对通货紧缩趋势的要求相悖。税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以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有的不适应的税种要停征,有的税目、税率要作调整;要减轻税费负担,鼓励投资,扩大就业,增加居民个人收入,提高有效消费能力。
(二)、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税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完整思路,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决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坚持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税源结构、征管对象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对税制和税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对税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国务院做出了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对此,我们必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在税收制度上加以贯彻落实。我们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的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只有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
(四)、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对税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进入WTO后中国肯定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中国必须为满足WTO的基本原则而承担一部分机会成本。调整现行的税收政策以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的要求是我国必须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都将是难以估量的。同时,在高度国际化、复杂化和多变性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我国的税收制度、征管体制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发展的总体要求。税务部门面对的征管对象日趋复杂,对跨国经营活动的税收管理更加重要,网络贸易、电子商务经济活动,对我们都是全新的事物,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并参照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在优化税制、简化程序、便于征管、优化服务上深化改革,加大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和依法治税的力度,为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加入WTO对我国税法与税制的影响;
加入WTO与中国税制改革(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