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二、我国税收管理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税务管理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的相关政策和操作措施建议摘 要
我国税收信息化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4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税制改革,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掀起了税收征收管理软件的开发高潮。同年,金税工程工作正式启动。由此,我国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税收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税务总局组织开发的一些征管单项软件如CTAIS、税务稽查管理软件、税收法规查询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涉外反避税系统等也同时在运行之中。至此,中国税收信息化开始了质的飞跃,由税收管理电子化进入税收管理与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但是现阶段我国税收管理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来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 税收管理 税收征管
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与税务管理
一、当前我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金税工程”全面开通运行
“金税工程”的建设是我国自1994年实施的以推行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工商税制改革以来,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的重要措施。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1998年金税工程二期开始建设,其内容主要包括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等四个应用系统,这四个系统基本上覆盖了增值税征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增值税管理链条上的完整性。2001年7月,金税工程二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投入运行。
截止2001年年底,防伪税控开票系统已推行约40万户。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利用假票、大头小尾票骗抵税款的违法活动逐步得到遏制。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已在全国3835个区县以上税务机关如期联网运行,促进了企业依法申报纳税。金税工程协查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幅度提高了稽查工作的效率。
金税工程的实施使税务机关的各项征管工作逐步实现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目前,从发票发售、申报认证、稽核一直到协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岗责制度,实现不同环节在网络上相互监督、制关执法的随意性,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
2001年1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容基、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一行来到国家税务总局考察了“金税工程”监控中心,详细了解“金税工程”的监控运行情况。朱总理指示,要尽快完善金税二期工程,加快金税三期工程建设。要舍得增加资金投入,有关部门要保证建设投资和运行经费。要抓紧吸收计算机专业人才和其他高素质管理人才。各有关方面都要大力支持“金税工程”建设。为贯彻落实朱总理的指示精神,根据总局领导关于尽快启动金税三期立项工作的指示,各部门正抓紧进行金税二期的完善工作和三期立项的准备工作。
金税工程二期的完善和功能拓展。主要包括:开发大容量夏C卡和修改税务端报税、认证等子系统;进行一般纳税人认定、专用发票内部管理、防伪税控系统发行管理、增值税纳税评估等子系统的功能拓展。
金税三期立项准备工作。2001年9月,总局在银川市主持召开了筹备实施金税工程三期工作会议。会议对金税工程二期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对金税工程二期与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及其它现存应用系统的整合策略进行了研讨,明确了金税工程三期的目标和内涵,对金税工程三期实施前过度阶段中金税工程二期完善与拓展、CTAIS完善与优化、税收监控系统推广等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布置。
在此目标指导下,金税工程三期将实现税收征管业务的网络运行,即在业务重组、优化的基础上,对金税工程二期应用软件进行完善和功能拓展,建立业务范围覆盖税收征管、出口退税等所有税收业务、满足省局集中的数据分布模式、支持多种数据库平台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同时构建覆盖全国税务系统的行政管理系统,实现国、地税局和与外部各部门信息的共享。
目前,金税三期项目建议书已起草完成,金税工程三期立项所需技术框架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其他应用系统的推广
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是面向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及其下属税务征收机构的税收征收管理应用系统。2001年年初,总局将CTAIS推广的策略由以城市级局为单位改为以省级局为单位,因而CTAIS软件推广应用的重心转移到三省一市的推广应用工作。为做好今年的试点工作,根据各试点单位在CTAIS软件SYBASE版应用中的问题,总局组织进行了软件运行性能测试,并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拟订了软件性能调优方案,为市级数据集中访问提供了技术保障。2001年,总局还完成了CTAIS软件。RACLE版开发任务,并在河南省国税局组织了试点,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2002年在全国每省一市的推广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口退税系统是国家“金关”工程的子系统,按照信息一体化原则,出口退税管理信息系统纳入了税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2001年,总局配合海关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实施和海关总署共同推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该系统将各海关取得的出口报关单数据实时传送到海关总署,海关总署通过电子口岸中心实时将报关单数据传输到税务总局,税务总局再将收到的报关单信息实时逐级下发到各地退税部门。这个过程全部是由计算机和网络自动实现,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准确、安全和及时地传送。通过实行出口退税的计算机管理,加强了出口退税管理工作信息共享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加强了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减少了执法的随意性,提高了退税的规范性、严谨性、科学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公文处理软件》在全国税务系统内得到全面应用,实现信息和公文的网上运行,进一步规范了办公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全国税务系统共有50个省市国、地税局;228地市、636县区国、地税局;1234个税务所使用该软件。全国共有159位省(含副省)局领导使用该软件。11月,《公文处理软件》被国务院秘书局和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司评为全国政府系统优秀应用软件。
(三)监控系统的开发和推广
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与税务管理(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