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提纲:
依法治税是税务实践和税收法制建设相结合的产物。
依法治税已成为整个税务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依法治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综合反映。
依法治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税收与税法的关系,决定了一切税收活动必须依法运行。
依法治税是正确处理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总枢纽。
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依法治税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法治方面的挑战。
执法方面的挑战。
地方、部门保护的挑战。
收入方面的挑战。
加强税收管理,推进依法治税。
提高认识是基础。
有法可依是前提。
广泛开展税法宣传是重要内容。
规范执法行为是关键。
5、加强化执法监督是重手段
内容摘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税收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工作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已成为摆在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简论依法治税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关键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税收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工作既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已成为摆在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依法治税是税务实践和税收法制建设相结合的产物。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转移的形势下,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从财政税收分配体制改革入手,对外开放需要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作引子,这些就是实行依法治税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背景和根源。8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财政税收秩序比较混乱,税收成了“唐僧肉”,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宰割”。针对这个时期出现的混乱现象,邓小平指出“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反对与纠正,否则我们就决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也决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依法治税就是要使我国的税收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包括政府和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又包括公民和法人依法纳税,征纳双方发生税务争议或涉税案件必须依法处理。
1988年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调整时期。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提出依法治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989年全国税务局长会议上,确定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税收秩序和加强税收管理的决定》等3个文件,要求把依法治税推向前。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在批准的有关报告和决议中都充分肯定了这个指导思想和原则。1994年的税制改革方案中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的原则,体现了依法治税的思想。1998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又把依法治税作为整个税务工作的指导原则确定了下来。1999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和税务工作的根本职责。可见,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入和税收地位、作用的加强,依法治税也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在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方略的指引下,依法治税已成为整个税务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主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障。”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宪法第5条第1款,这就意味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和目标将成为宪法原则。依法治国需要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各行业、各部门以及全体公民付诸实施。税务机关作为国家和重要行政执法机关,更要全面贯彻好法治国家的方略,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坚持和严格依法治税也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基本要求,维护依法治税的权威,在一定意义上也就维护了宪法的权威。
二、依法治税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综合反映。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竟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综合平衡规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规律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规律。这些规律反映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参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具有广泛性、平等性和积极性;二是要有充分发育起来的主体,实行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各种市场;三是要有宏观调控制和法律秩序,而税收和税法在实现这三个基本方面都能发挥重要杠杆作用。
因此,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税,就显得尤为重要。(1)依法治税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税收越来越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进一步强化依法治,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财力保证。(2)依法治税有利于纳税人的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的原则,反对偷逃税的行为,才能为一切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3)依法治税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调节是税收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调控的一个主要经济杠杆,其调节职能是与组织收入职能同等重要。通过税收调节,也即适应经济情况发展变化,实施有增税、减税的税制、税政调整改革,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也充裕了税源。
三、依法治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原则,依法治税在整个税收工作中的地位问题,事关税收工作的全局,事关税收工作的成败,事关正确自理税收与经济的关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决定的依法治税的核心地位。
税收与税法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一切税收活动必须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作为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税收决定税法,既决定税法的内容,又决定税灶的性质和形式。但税法不是被动地服务和从属于税收,而是能动地规定和影响税收。因为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方式,国家意志在税收分配中起着特殊作用。这种国家意志始于立法程序,体现于税法之中,完成于征收管理过程。国家组织税收收入,调整税收关系,运用税收调控经济运行机制,都必须以税法为根据。税收与税法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依法治税在税收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二)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由税收工作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简论依法治税(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