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工薪家庭开始有了投资增值的想法。以前大多数人采储蓄方式将钱积蓄起来,以保证自己生活水平的平稳。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压力,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则通货膨每年都在侵蚀我们的资产。证券投资基金正是这样一种面向普通工薪阶层投资理财的工具。
目录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和分类1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3
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5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和分类
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理财是管理财富,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目标。个人参与理财计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未来生活的保障。而投资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在投资中收益总是和风险相伴,投资者不能只看到投资的收益而忽视了风险,也不能由于惧怕投资的风险而放弃投资。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法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基金理财是工薪阶层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投资的资金门槛不高,一般1000元就能投资基金;基金用集合理财的方式,让投资者手中的钱能够在证券市场进行组合投资,分散了投资风险;基金是委托专业人士投资,比自己投资省时省力省心;基金还有严格的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基金投资更加规范,透明。
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分类标准,6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是资本的成长潜力较大,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资本利润,还可以通过股票型基金实现组合投资,投资于各类股票,从而实现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持较高收益的投资目标。股票基金主要面临的风险:1、市场风险:如整体政治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风险、利率汇率风险。2、个别证券特有的风险:如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3、操作风险:由于基金经理主动操作行为导致的风险。
债券型基金:指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市场的基金,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分类标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债券型基金属于收益型投资基金,通常会定期分红,收益较稳定,具有风险低收益且收益稳定的特点,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债券型基金主要面临的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提前赎回风险,通货膨胀风险。
混合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市市场工具,但投资于股票,债券比例,不能达到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基本要求。它可根据市场情况更加灵活地改变,当牛市时可提高股票投资比例,股市震荡或转熊时,会降低股票投资比例,加大债券投资比例,从而降低风险。
货币型基金: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具有风险低,流动性强,管理费低,不收手续费等特点,适合作为投资替代活期储蓄及一年定期存款的现金管理工具。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人的需求特点、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基金投资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亦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可以分六大阶段来考虑。
阶段一、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至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家庭未来资金积累期。 这个阶段的基金投资策略,如果工资水平比较高,可以适当投资股票型基金因为在这一阶段家庭负担不重,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基金获得高收益,为以后组建家庭打好基础。
阶段二、家庭形成期: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至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较大开支——月供款。 这一阶段证券投资策略应该较保守,可以购买些混合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阶段三、家庭成长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至12年。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在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家庭开支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长期投资。
阶段四、子女大学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至7年。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这个阶段生活开支比较大,投资应该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可投资货币型,债券型基金。
阶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这个阶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债券型基金,混合型
基金投资。
阶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趋于保守。 这个阶段证券投资应该减少或者不投资,最多购买些国债。因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证券的高风险。
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
目前对国内工新阶层而言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产品中进行分配。由于这些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不同,因此进行理财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必须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对投资者而言,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如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可以多一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而不应盲从他人的理财行为。
工薪阶层理财必须注重长期效益,通过理财对未来的长期整体计划,可以弄清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 第二、将来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 第三、通过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对各个阶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实现家庭资产最大化。同时,理财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合理划分高风险的投资(股票、期货、实业)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储蓄、保险、房产、教育),不要因短期内过度追求投资而影响家庭生活水准,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因此,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多作一些长期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工薪阶层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出发,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知识素质。你手里只有数千元或者数万元钱,那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基金、炒股、国债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万以上或数十万元钱,就可以考虑去购置房产,这样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实现保值、增值。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一种投资理念可能烂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走向反面,往往过分地分散风险,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分心乏力”,自身专业知识素质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终导致预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
由于各个工薪阶层收入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投资理财中,就应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一般地说来,投资能获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全都用于投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薪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个人投资理财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每种投资方式和保值形态具有多重性,每个人的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阶层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有益于个人资财的保值增值。在心态上要 “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激进亦不可太怯懦”,远离赌场和彩票,谨慎对待期货等投机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