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年均增长20% .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从1994年的41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83.85亿美元,自东盟的进口从1991年的38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232.29亿美元。
东盟在中国进出口中所占的地位不断上升,对东盟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5.7%增至2001年的6.9%;自东盟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比例从1991年的6%增至2001年的9.5%.另一方面,对东盟六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进出口均有大幅度上涨。2000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395.22亿美元,增幅高达45.3%,在2001年在全球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投资和贸易仍保持了显著的增长,这充分说明双方的合作基础和未来的潜力。
中国—东盟贸易的商品结构:
90年代初,东盟出口中国的前5大类商品是石油和燃料、木材、植物油脂、计算机/机械和电器设备。这5类商品占东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5.7%,到1999年,贸易结构中主要出口商品的重要性发生了改变,从资源类商品转向制造业商品。计算机/机械和电器设备占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比重从12.4%上升到38.2%。此外,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呈现多样化,当年,头5大类商品仅占东盟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0.3%。(见下表)
1993年与1999年东盟对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
1993年 1999年
产品 出口额 (十亿美元) 比重 产品 出口额 (十亿美元) 比重
燃油 1.46 32.3% 计算机/机械 1.94 20.3%
木材 1.03 22.6% 电器设备 1.71 17.9%
油、脂 0.38 8.4% 燃油 1.09 11.4%
计算机/机械 0.29 6.4% 油、脂 0.52 5.4%
电器设备 0.29 6.0% 木材 0.51 5.1%
合计 3.43 75.7% 合计 5.77 60.3%
东盟从中国的进口一直呈现着更明显的多样性。1993年,东盟从中国进口的前5类商品是电气设备、计算机/机械、燃油、棉花和烟草。它们占进口总额中的40%。到1999年,电气设备和计算机/机械继续位居前列,但它们的比重升到东盟从中国进口总额的近一半。(见下表)
1993年与1999年东盟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
1993年 1999年
产品 出口额 (十亿美元) 比重 产品 出口额 (十亿美元) 比重
电器设备 0.48 11.1% 电器设备 3.24 26.6%
计算机/机械 0.42 9.7% 计算机/机械 2.44 20.0%
燃油 0.39 9.0% 谷物 0.52 4.3%
棉花 0.24 5.6% 燃油 0.43 3.6%
烟草 0.18 4.2% 船舶 0.30 2.5%
合计 1.72 39.6% 合计 6.9 57.0%
中国出口到东盟的机械和电子设备大部分是通用或特殊用途。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以通用机械、电器为主。另一方面,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电子元器件类产品。
东盟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是:矿产品(包括矿物燃料)、塑料和橡胶制品、木材及木制品、纸浆和纸制品、油脂等,它们约占中国从东盟进口额的42%;而上述商品只占中国对东盟出口额的11.6%.其他产业内贸易较大的领域包括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光电仪器、精密仪器和乐器。其中,机电产品占中国对东盟出口和进口中各占39%和41%。
过去十年中,最强劲的增长来自制造业产品的贸易,计算机/机械和电器设备的增长幅度最大。这些产品在中国和东盟既是主要出口也是主要进口产品,这显示了由产品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双方的主要出口商品结构也有明显的碰头,特别是纺织品和服装机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这种碰头延伸至一些东盟国家已形成优势的电器和电子产品领域。
(二) 服务贸易
中国服务贸易2000年的出口额为301.5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的2.1%),进口额为258.6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额的2.5%)。另一方面,东盟在1999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625亿美元和697.5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商业贸易出口和进口的4.6%和5.1%。但关于双边服务贸易的数据很少。可以确定的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游客输出市场,而且到东盟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增迅速。2000年东盟6%的游客来自中国,共2280823人,而同年中国进行境外旅游的游客总数为10649455人,也就是说,21%的中国出境旅游者选择去东盟。并且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并未对中国的出境游造成影响,出境游仍持续增温。
泰国、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较热的旅游地,这是东盟中最大的4个吸引中国游客的国家。主题旅游成为中国海外旅游市场的一个新趋势。泰国正在推动观光、生态旅游和海滩旅游,包括矿泉疗养地和蜜月旅游。新加坡正在推动学术和商务旅游。马来西亚是中国游客眼中的一个观光和购物的好地方。联合促销和便利游客在中国和东盟间的来往应该是合作的一个领域。这将为中国和东盟旅游业相关领域。如酒店餐饮、保健服务、教育服务和建设等行业的外汇流入。
(三) 投资、经济合作
1.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从相互投资来看,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要高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而且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之一。从1991年到1998年期间,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一直处于增长状态,1999年、2000年实际使用金额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东盟经济尚处于恢复时期,无力扩大对外投资。但随着东盟经济的复苏,东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将不断增加。
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东盟对华投资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相互间互补性小,东盟自身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中国的投资不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预计到今年年底,东盟对华投资在50亿美元左右。
2.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中国与东亚、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对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初探(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