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活动课 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袁红梅【内容提要】本文扼要讲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活动课的独特魅力,结合实践,探讨了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增强自信、激发兴趣、开拓创新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48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 活动课学生的知识形成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因此数学活动课的开展,给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使教与学的效果明显增强。一、增强自信,激发动力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最有效的数学学习,是教师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例如,学习正负数时,组织学生用正负数记录个人每月每天的收入与支出情况。而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时,组织学生做会计:根据收支记录算出每周及每月的收入、支出及余额情况。通过这种理财活动,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激发其学习动力。二、锻炼能力,增进兴趣 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活动起来,“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因此可把活动教程设计为“问题→实操→思考→总结→改变条件、结论→问题”闭环模式,使“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思考”交替进行。三、开拓创新,放飞思维 数学活动课可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使思维的闪光点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从而达到锻炼创新思维的目的。四、培养团队精神,体验合作意识 在活动课中,学生既要聆听及尊重不同的见解,又要进行沟通、协调,在争辩中求同存异,为了共同目标而团结一致、坚持到底,充分体现了活动课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总而言之,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操作等活动获得更多直接的感性认识经验,培养其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和谐发展,重塑了学生良好素质,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活动课 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相关范文